《上海課程教學研究》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究室、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主辦,以聚焦課改熱點、展示實踐成果、追蹤教研動態、服務
教師成長為宗旨,集學術性、實踐性和可讀性為一體。
主要欄目有:
教育
前沿——立足
基礎教育,搭建教育政策和教育思想發布、展示和交流的平臺,介紹、呈現國內外具有前瞻性、方向性和權威性的理論研究成果和相關政策闡釋。
課程領導——介紹國內外最新的課程理論研究成果,呈現區域和學校的課程規劃、設計、實施等方面的
探索。
教材研究——從教材的編寫理念、教材結構乃至教材解讀等方面反映最新研究成果。
教研現場——從教研活動的研究主題、目的、流程、組織形式等方面,呈現區域、學校或團隊的現場教研活動,探討教研內涵和價值。
學科探索——以課程標準為依據,整體規范、確定教學內容與要求,圍繞某一主題,借助教學設計、教學案例等,展示教學方法和路徑,探討學科教學的科學性、規范性。
課堂實踐——著眼于日常課堂教學實踐,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效果等方面分享教學經驗。
質量評價——從評價理念與方式、技術與手段、結果與應用等方面,反映區域或學校的教育教學評價探索及研究成果。
項目研究——及時反映上海市、區教研室主要研究項目的進展與成果。
來稿要求:
1.文題:明確反映文章的主題,盡可能不使用代號。文題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力求簡明、醒目。
2.摘要:宜采用結構式文摘,即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四部分。摘要部分一般不超200字。
3.關鍵詞:摘要下標引3-5個關鍵詞。
4.圖表:表有表題,圖有圖題及各自的編號,表中數據務必核實。
5.標題符號:正文中標題一般不超過4級。第一級標題“一、”,第二級標題“(一)”,第三級標題“1.”,第四級標題“(1)”。正文內序號用①、②等。
6.參考
文獻:參考文獻應寫明所引用的圖書(文章或其他文獻)的作者、書名(文章名、雜志名等)、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頁碼范圍,可參考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編寫,并按文中首次出現的次序編號,并在正文引文處的右上角用編號標注。
注意事項:
1、來稿應有一定的學術水平和實踐意義,且未在其他正式出版物上發表;字數宜控制在5000字以內;須注明作者姓名、手機、電子郵箱、地址、郵編及工作單位。
2、來稿三個月內未見發表,可自行處理。未采用稿件一律不退。作者文責自負;若不同意本刊對稿件作文字性及少量內容修改,請在來稿時聲明。
來稿請發送電子郵件至shkcjxy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