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期刊編輯出版標準和規范,來稿只有符合規范才能受理進入審稿程序,請參閱本刊刊發的文章格式。
一、來稿內容書寫順序:題名,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中文摘要,關鍵詞,第一作者簡介,基金項目,正文,參考
文獻,前五項應翻譯成英文附在文末。
二、作者單位包括單位全稱、具體部門、
城市名和郵政編碼。
三、摘要應寫成報道性,包括論點、結論等,應突出主要觀點和
創新點,一般200字左右;關鍵詞一般為3-5個。
四、圖表要精選,應具有自明性,要寫明圖序、圖題,表序、表題,切忌圖表、文字表述重復;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形式。
五、文中的學術名詞、名稱或術語、度量衡及其符號均應符合國家標準。
六、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職稱、學位、研究方向。基金項目應注明項目審批者、項目名稱和項目編號。
七、參考文獻只列主要的、公開發表的文獻。所列文獻一律采用標準化順序編碼制,即把序號置于方括號內,并視引文的具體情況將序號作為上角標,或作為引文中的組成部分。每條文獻應按類型注明其標志。具體編排格式如下:
1.期刊[序號]作者,文題[J].期刊名,年(期):起止頁碼.
2.圖書[序號]作者,書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3.譯著[序號]作者.書名[M].譯者,譯,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4.論文集[序號]作者.文題[C]//編者.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學位論文[序號]作者,文題[D].所在城市名:保存單位,年份.
6.報紙文章[序號]作者.文題[N].報紙名,出版的日期(版次).
7.報告[序號]作者.文題[R].報告代碼及編號,出版地:責任單位,年份.
8.電子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文題:其他文題信息[文獻類型標識/載體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發表或引用日期.獲取或訪問路徑(常用電子文獻類型標識:
數據庫DB,電子公告EB;載體類型標識:光盤GD,聯機網絡OL).
9.技術標準[序號]起草責任者.標準代號標準順序號一發布年標準名稱[S].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10. 專利[序號]專利所有者,專利名稱[P].專利國別:專利號,公告(公開)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