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
明日報創刊于1949年6月16日,是中共中央主辦,以知識分子為主要讀者對象的思想文化大報。
作為黨中央指導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陣地,作為黨和國家聯系廣大知識分子的橋梁和紐帶,光明日報自創刊以來,始終得到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同志和黨中央領導集體的親切關懷。光明日報創刊時,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光明日報題詞,毛澤東同志的題詞是:“團結起來 光明在望 慶祝光明日報出版”。毛澤東同志還對光明日報的許多報道、文章、討論作過重要批示或發表重要意見。鄧小平同志先后為光明日報創刊40周年和出版《真理標準討論文集》題詞:“光明日報四十年”“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進一步辦好光明日報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
與真理同行,與時代同步。光明日報立足知識界、面向全社會,在團結、聯系、引導、服務知識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文化
發展繁榮的有力推動者。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對中國社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成為中國進入新時期的標志性事件。2005年6月21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光明日報發表文章《弘揚“紅船精神” 走在時代前列》,首次提出并闡釋了“紅船精神”這一中國共產黨的源頭精神,“紅船精神”所承載的首創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成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強精神支撐。進入新時代,光明日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做到“兩個堅決維護”,不斷強化政治家辦報意識,鮮明提出“抓黨建重業務”“同頻共振”辦報新理念,思想文化大報的定位和特色進一步彰顯,一批有思想深度、有文化品位的專刊、副刊深受讀者喜愛。
與時俱進,不斷發展。光明日報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歷程中不斷發展壯大,由創刊時出版一張對開四版報紙的報社,發展成為擁有《光明日報》《文摘報》《中華
讀書報》及《書摘》《博覽群書》《新天地》《
留學》《教育家》雜志,以及光明日報出版社、光明網、光明日報“兩微一端”等全媒體的現代化報業集團。
光明日報在全國設有37個記者站,在世界23個國家和地區派有常駐記者,讀者遍及社會各界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報紙發行量達100多萬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