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長江》創刊于1955年,是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主辦的水利類綜合性科技期刊,自1992年至今一直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確定為中文核心期刊,被萬方、清華知網等多家數據庫收錄!度嗣耖L江》主要專業范圍包括:水文水資源、流域綜合(專項)規劃、水利工程規劃設計、
施工技術、防洪抗旱減災、水力學、泥沙研究、河道治理、水生態與水
環境保護、巖土工程、工程地質與勘測技術、水工結構及材料、機電工程、農田水利、水庫移民、工程管理等。投稿網址:www.rmcjzz.com,聯系電話:027-82828680、027-82828682。
本刊歡迎廣大水利工作者投稿。對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國家級基金項目資助的課題及涵蓋以下研究熱點的論文投稿,經本刊“三審”通過,可優先發表。
1.水文
學理論:水文尺度問題、分布參數計算、區間入流反演等創新理論;新技術體系在流域水文研究中的應用;人類活動、氣候變化對水循環的影響。
2.防洪抗旱減災:大江大河超標準洪水應急處置技術,中小河流防洪與山洪防治關鍵技術,大面積長歷時干旱演變規律及其風險評估理論與方法,城市洪澇災害防治關鍵技術。
3.水資源利用:氣候變化背景下跨流域水資源的合理調度與利用;兼顧興利與防洪的洪水資源利用;基于效益最大化的流域水庫群聯合調度研究; 跨界河流水資源開發與利用支撐決策管理關鍵技術;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三條紅線”的科學基礎與技術實現;節水技術研究。
4.河流海岸動力學與泥沙研究:三峽修建水庫后河道沖淤變化與演變;河口與湖泊的演變;河口咸潮、赤潮輸移規律與演變;泥沙運動基礎理論研究;河道與航道整治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新技術。
5.水環境與水生態:水污染源識別評價方法;水環境監測技術與監測網絡研究;水體富營養化評價方法及治理技術;水華發生機理、預警預防及控制技術;受損水體修復技術;綜合水生物毒性、水生生物指標在水質評價中的應用;城市水污染控制與水環境綜合治理技術;水電工程建設對河流生態的影響及保護措施;環境需水量定量研究。
6.水工結構與材料:建筑材料本構關系、多場多相耦合模擬;水利水電工程建筑物變形與破壞機理;西南多地震背景下高壩地震破壞機理及抗震優化設計;高地應力條件下大型地下洞室開挖、巖爆預警及防護。
7.復雜地質條件下大型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新方法與施工新技術應用。
8. 工程地質:超深覆蓋層上壩工設計及壩基處理技術;地質災害預警系統開發與應用;新技術、新方法在工程地質勘察中的應用研究;區域環境地質研究。
撰寫要求與注意事項
1.文稿署名作者人數不超過6人,并在文后附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學歷、主要研究方向、電子郵箱、聯系電話)。
2. 中文題目一般不超過21字,摘要200~300字,關鍵詞3~6個;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內容基本相對應。
3.論文
寫作方法可參考本刊網站主頁“交流園地”中有關撰稿要求和范文示例。
4. 注重圖表與文字表述的合理搭配,避免內容重復。素描圖要求比例適中、輪廓清晰、線形勻稱、標注簡明,無底紋(底灰)和坐標網格,切忌不分主次要素直接截取設計圖拷貝于文中;影像圖要求黑白反差大、背景清晰,彩圖色彩鮮明、分辨率達到600以上。
5. 參考
文獻引用恰當,一般不少于20條,綜述類文章可適當增加;文末參考文獻編碼應與正文標引對應,按引出的先后順序連續編號。
6.本刊編輯部將對來稿進行重復率審查,對涉嫌抄襲論文作退稿處理并記錄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