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營養物基準是進行河流營養狀態綜合評估、地表水標準修訂的重要依據。系統論述了國內外河流營養物基準制定方法的最新研究進展,提出了河流營養物基準制定的程序及候選指標等,著重闡述了河流營養物基準制定的統計分析法、模型推斷法和壓力—響應模型法,并對河流營養物基準制定方法的
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通過梳理和比較提出:河流營養物基準制定方法中,統計分析法中的參照河段法最能反映河流的自然狀態,但使用歷史河流
數據和受人類干擾較小的河流數據都會造成河流的過保護,忽略氣候變化等自然因素的影響會導致河流的欠保護;模型推斷法需要大量數據資料構建表征水體特征的函數模型,其復雜性使該方法的應用存在較大難度;壓力—響應模型是目前國內外學者研究的熱點,但仍需深入探究在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影響下河流中營養物濃度與著生生物、特殊敏感種群之間的響應機制,加強營養物基準制定和河流管理需求的緊密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