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
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教學建議”模塊指出:“教師要將傳統教學設計中基于知識授受的教學過程,轉變為基于學生核心素養
發展的教學過程,強調以學生的學習與發展為本,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調動和發揮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主動性與
創造性”。《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在“深化教學改革”模塊明確指出:“教師積極開展主題化、項目式學習等綜合性教學活動,促進學生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加強知識間的內在關聯,促進知識結構化”。由此觀之,初中歷史教師采用項目式學習模式,不僅契合課程標準及課改方案,也滿足了學生自主探究、綜合實操的需要,強調學生自主參與知識生成的過程。因此,初中歷史教師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應用項目式學習模式,指引學生完成綜合性、高質量的項目
探索,持續提升歷史認知,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基于此,本文概述了項目式學習的基本內涵,分析了項目式學習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探索了具體的教學策略,旨在推進學生展開更高質量的學習
實踐與探索,發展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