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肝內結節應用核磁共振的診斷價值及檢出率分析
目的:探討肝硬化肝內結節應用核磁共振(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的診斷價值及檢出率。方法:選取內蒙古赤峰市腫瘤醫院2018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83例肝硬化患者作為觀察組,選取同期42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全部患者均行MRI檢查,根據影像學資料比較兩組的表觀彌散系數(ADC)檢測結果,統計MRI診斷肝硬化肝內結節的檢出情況,分析癌變病灶的MRI診斷結果。結果:觀察組的ADC值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MRI診斷肝硬化肝內結節的檢出率為100%,其中包括肝硬化再生結節69個,發育不良結節15個,癌變病灶23個;38個癌變病灶中包括巨塊型13個,sHCC10個,多發結節型8個,門脈癌栓7例。結論:MRI可有效檢出肝硬化肝內結節,為醫師區分患者疾病類型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