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人細膩真摯的情感沿著舞人的長袖傳到了新的紀元,為樸素的東方審美帶來一縷靈動的微風。沉睡的玉人撩動著兩千年漫漫時光,乘著朝霞來到眼前,風涌云動,熠熠生光。舞蹈《瑤光賦》以漢代楚地舞蹈為基調,以江西海昏侯墓出土的玉舞人動作造型為靈感,在舞蹈復原的基礎上加入了獨特的“陀螺袖”。該舞蹈運用多種袖舞技巧,將漢代女性端莊溫婉的形象刻畫得真實且靈動,深刻體現了漢代舞蹈在質樸風格之外的另一種秀麗清雅的美學精神。入圍第十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終評的《瑤光賦》是以江西海昏侯墓出土的玉舞人動作造型為靈感
創作的優秀
作品。該作品同時獲批2023年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榮獲江西省第三屆“白鷺獎”專業舞蹈大賽銀獎、江西省第三屆“白鷺獎”專業舞蹈大賽
音樂創作獎、江西省第三屆“白鷺獎”專業舞蹈大賽服裝設計獎。編導以還原、
創造、融合等多重表達方式將漢女秀麗柔美的形象和男子對其真摯朦朧的愛意用舞蹈形式表現,突出的人物特性融入了現代主義色彩,以現代主義精神為依托,對歷史故事進行傳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了避免刻意追求古典文化而將歷史元素生搬硬套到作品內容中使作品生硬乏味,將
創新元素“陀螺袖”巧妙融入其中,大大提升了該舞蹈的表現張力和美學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