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葛”是流傳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大姚、南華等一帶自稱“羅羅頗”彝族支系中的一種口傳文學。“梅”彝語直譯是“嘴巴”之意,“葛”彝語直譯是“古”“文史”“嚼”“反復”之意。“梅葛”即“嘴巴講文史,嘴巴反復嚼語言”之意,意譯為“嘴巴上的藝術”。2006年7月,姚安縣馬游村彝族梅葛文化保護區被列入第一批省級非物質
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于2008年6月被國務院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滇南自稱“尼蘇”的彝族聚居地,也流傳著一種感情濃郁、情節生動曲折、言辭瑯瑯上口的口傳文學,彝族尼蘇人稱其為“阿哩”。2013年11月,“阿哩”被列入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