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學學刊》(季刊)以中國傳統文化為研究對象,涵蓋
文獻學、語言學、文學、歷史學與哲學,包括西域史地及
國際漢學等領域。本刊原以中文繁體字刊行,自2018年第1期始以中文簡體字刊行。
一、本刊旨在提供一個高質量的學術討論平臺,提倡學術
創新,要求稿件言之有物,論證有理有據。
二、稿件經編委會及專家匿名評審后,凡達到發表要求者,編輯部會通知作者刊用時間。投稿三個月未獲通知的稿件,請作者另行處理。本刊不刊登一稿多投的稿件。
三、編輯部將依據國家相關法規及編輯體例,對稿件進行編輯加工。
四、所投稿件請附中英文摘要及關鍵詞三至五個,并附以作者姓名、所在單位及聯系方式。中文摘要不超過三百字。
五、一經刊用,本刊有權將稿件轉載于網絡,不同意網絡轉載者,請于投稿時聲明。
六、來稿請依以下格式:
1.大標題外,一級標題居中并于標題前加一、二等漢字序碼,二級標題用阿碼加英文句號若1.2.等,三級標題用阿碼加括號若(1)(2)或作者白行確定。
2.本刊采用腳注方式。引用同一典籍、文獻時,僅于文中首次出現時標注全部出版信息,后僅注書名、章節及頁碼。已隨文標注的文獻信息,請勿再于文尾另附“征引文獻”。
3.除公元紀年及帶有文獻編號性質(如
敦煌文書S3241、P4117)者使用阿碼外,其他數字一律使用漢字。
4.帝王年號首見于文中,請附括號加公元紀年,如:太初元年(前104)、貞觀元年(627)。
5.其他格式,以編輯結果為準。
《國學學刊》編輯部
201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