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制造與教育》是四川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四川
機械工業(yè)聯(lián)合會聯(lián)合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出版物。本刊歡迎機械行業(yè)和高職教育的工作者在專業(yè)領域內運用新觀點、新材料、新方法捕捉新技術、新科技及學科中的難點、熱點,發(fā)表具有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的論文。本刊現(xiàn)為省級內刊,刊號為四川省連續(xù)性出版物準印證號川KX07-003號。為使《裝備制造與教育》編排進一步規(guī)范化,請廣大作者投稿時注意以下事項:
1.來稿請務必登陸“作者投稿系統(tǒng)”投稿(此前要進行作者注冊、作者登錄),也可點擊學院主頁的“學院學報”進入。本刊現(xiàn)為季刊,于每季末出版。請勿一稿多投,嚴禁抄襲、剽竊。本刊不收版面費,來稿一經采用,即寄送樣刊兩本。若作者投稿100天后未收到本刊編輯部任何通知,可自行處理稿件,并通知編輯部。
2.稿件須包括以下內容:
(1)作者信息:稿件標題下面應注明作者姓名和工作單位全稱,作者其他基本信息請在稿件末尾注明(包括真實姓名、性別、出生年、職務職稱、學位、研究方向、聯(lián)系電話、E-mail、郵編等)。
(2)中文摘要:摘要應能客觀反映論文主要內容和觀點,不加詮釋和評價性文寧,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一般不超過300宇。
(3)中文關鍵詞:一般每篇可選3-8個反映文章主要內容的、具有檢索作用的關鍵詞,詞與詞之間用分號分隔。
(4)與中文相對應的英文摘要和關鍵詞。
(5)基金項日: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助背景,如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省教育廳重點研究項目、市級、院級科研課題等。獲得基金項目省市各級科研課題立項的文章應注明其名稱,并注明項目編號。
3.注釋:注釋主要用于對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作必要解釋或說明。本刊一律采用文末注。序號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字表示。
4.參考
文獻:論文應詳細寫參考文獻,在文中用帶[]號的序號標出,其內容統(tǒng)一寫在文末,應列出的項目有:
期刊類:[序號].作者.篇名.刊名,出版年份,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著作類:[序號].作者.書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頁碼.
報紙類:[序號]。作者.篇名.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古籍類:一般古籍盡可能用新版;館藏古籍應標出館名;稀有古籍書名前應標明作者.
電子文獻類:[序號].作者.篇名.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fā)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主要文獻代碼分別是:期刊[J]、著作[M]、報紙[N]、匯編[C]、學位論文[D]、標準[s]、電子文獻[EB/OL]等.
例:[ll劉少奇.淪
共產黨員的修養(yǎng)[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76.
例:[2]李明德.略論程朱理學中的人治思想[J].孔子研究,1993 (4):69-74.
例:[3]瞿秋白.現(xiàn)代文明的問題與社會主義[A].羅榮渠.從西化到現(xiàn)代化[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121-133.
例:[4]謝希德.創(chuàng)造學習的新思路[N].
人民日報,1998-12-25( 10).
例:[5]王明亮.關于中國學術期刊標準化
數據庫系統(tǒng)工程的進展[EB/0L]http://www.cajcd.cn/pub/wml.tex/980810-2.html, 1998-10-04.
《裝備制造與教育》 編輯部202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