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濱州學院學報》是由山東省教育廳主管、濱州學院主辦、濱州學院學報編輯部編輯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理論刊物,雙月刊,每期96頁。主要登載哲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學術
理論研究新成果。堅持以學術水平作為取舍稿件的首要標準,提倡嚴謹、扎實、求真、
創新的學風,支持自由平等的學術討論和爭鳴。
2.凡屬國家和省、部級科研經費資助項目的、確有理論深度和新意的論文,本刊優先刊用。投稿時須注明項目名稱、編號等。反映我刊特色的“孫子研究、航空文化研究、航空科學與工程研究、微分方程與動力系統研究、黃河三角洲研究”欄目論文優先處理。
3.來稿要求論點鮮明、論證充分、結論明確、數據可靠、文字簡練。內容包括(按順序):題目、作者姓名、工作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參考文獻及英文題目,作者簡介、作者詳細通訊地址、郵編、聯系電話及電子信箱。論文篇幅一般不超過1 0000字。
題目:簡明確切地反映本文的特定內容,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
作者姓名:文章作者署名應限于參加本文工作并能解答論文有關問題者。
工作單位:標明作者工作單位、所在省市及郵政編碼。
摘要:是以提供文章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任何評論和補充解釋,與正文信息等量的短文。一般以300字左右為宜。
關鍵詞:是從文章的正文、摘要或題目中抽出的,在表達文章內容主題方面具有實在意義并起關鍵性作用的詞匯,以5~6個為宜。
正文:正文是文章的核心部分,正文的各級層次標題要精練明確,同一層次的標題應盡可能“排比”,即詞組結構相同或相近,意義相關,語氣一致。
注釋:是指作者對論文中的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序號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字標注(如①、②),放在該頁地腳,方便讀者
閱讀。
參考文獻:是指作者
寫作時所引用或參考的論著。本刊采用順序編碼制,作者凡引用、參考的內容均需在正文中用方括號準確注明文獻序號,并按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在文末標出。常用參考文獻著錄的格式舉例如下:
[1]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研究部《孫子》注釋小組.孫子兵法新注[M].北京:中華書局.1977:19.
[2]吳如嵩,《孫子兵法》的戰略智慧[J].濱州學院學報,2013,29 (5):1-5.
[3]鄭必堅,歷史性“趕考”和中國共產黨[N].
人民日報,2016-07-01(7).
注:按照有關規定,引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請用人民出版社最新權威版本:《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用1995年版,《列寧選集》用1995年版,《毛澤東選集》用1991年版,《鄧小平文選》用1994年版,《列寧全集》用1 984年以后的版本。
作者簡介:按“作者姓名(出生年一),性別,民族,籍貫,職稱,學位,主要研究方向,電子信箱”的格式在篇首頁腳注處標出,多位作者的只寫第一作者的簡介。
4.數字用法:
(1)文中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數字且很得體的地方,均應使用阿拉伯數字;
(2)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和時刻用阿拉伯數字;年份不能簡寫,如1997年不能寫成97年;
(3)漢字數字的使用。數字作為語素構成定型的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等必須用漢字書寫,如十二指腸、“十三五”規劃等。相鄰兩個數字并列連用表示概數必須用漢字,數字間不加點號,如五十二三歲等。非公歷的歷史紀年和日期要用漢字數字,如清咸豐十年九月二十日(1860年11月20日)、日本慶應三年(1867年)。
5.單位符號和物理量符號符合國際和國家標準,外文字母、符號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帶有上、下角標的符號其位置高低區別明顯。文中圖、表數量要盡可能壓縮,只附最必要的,勿與文字內容相重復,能用文字表達清楚的盡量不用圖表。
6.本刊實行雙向匿名審稿,請作者通過我刊網上投稿系統(http://jbu.bzu.edu.cn)投稿,同時將《作者投稿及論文發表承諾書》寄至我刊編輯部。本刊對決定采用的稿件可做必要的修改、刪節,作者如不同意改動,請隨稿說明。
7.本刊刊發的文章,作者著作權使用費與稿酬一次付清。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轉載,請在來稿時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