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學院學報》由河西學院主辦,雙月刊,雙月下旬出刊。第1、3、4、6期為哲學
社會科學版,主要刊登哲學、
經濟學、
法學、文學、歷史學、
教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學科的學術論文和研究報告;第2、5期為自然科學與技術版,主要刊登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等學科的學術論文和研究報告。
一、特色欄目
《河西學院學報》始終堅持提升學術標準、突出地方特色、重點服務河西走廊經濟社會和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思路,深入挖掘裕固族和河西文化研究成果,著重建設“裕固族研究”“河西歷史文化研究”“河西資源與生態”三個特色欄目。
二、來稿要求
1.來稿應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嚴格遵守學術規范,觀點明確,邏輯嚴謹,數據可靠,文字精煉,圖表清晰,字數5000-8000字為宜,一般不超過10000字。
2.來稿請注明詳細信息(作者姓名、單位、省市、郵編)、作者簡介(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職稱、研究方向)和聯系方式;課題、基金項目請注明名稱和編號。
3.文稿按論文基本格式要求制作,用Word排版。題目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摘要應能客觀地反映論文主要內容,字數控制在300字以內;關鍵詞選取反映文章主要內容的術語3-6個。并附有相應的英譯題目、作者單位、摘要及關鍵詞。
4.正文各層級序號依次用“一、”“(一)”“1.”“(1)”;使用計量單位須符合國家標準;如有表格,應采用三線表,并有相應的表題和表序。
5.注釋與參考
文獻均采用文尾注,并區別標識。參考文獻按文獻著錄規則(GB/T 7714-2005)執行。
三、說明事項
1.本刊已許可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中國知網)、萬方數據、重慶維普在其系列數據庫中以數字化方式復制、匯總、發行、傳播本刊全文。作者在本刊發表文章即視為同意本刊行為。
2.編輯部為“裕固族研究”“河西歷史文化研究”“河西資源與生態”“賈植芳研究”“非虛構研究”五個欄目刊發的文章支付稿酬,發放標準按文章選題和質量確定。
3.因抄襲、剽竊、侵吞他人學術成果或一稿多投引發的侵權責任由作者自負。
4.編輯部對來稿進行匿名評審,評審通過稿件,將發電子和紙質采稿通知。評審周期為1個月,逾期未收到用稿通知者,稿件可另投他處。來稿概不退還,請作者白留底稿。
5.本刊責任編輯有權對稿件進行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作者如不同意修改,請予聲明;若因故撤稿,須及時向編輯部說明。
6.來稿一經發表,即贈當期刊物兩本。
四、聯系方式
地址:甘肅省張掖市北環路846號113信箱學報編輯部 郵編:734000
郵箱:journal@hxu.edu.cn
網址:http://hxxy.cbpt.cnki.net/
電話:0936-8282418
《河西學院學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