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的宗旨是“崇尚實學,去絕浮言”。衷心歡迎國內外專家學者和博士研究生賜稿!
本刊以古籍整理研究、古
文獻學為主,也歡迎有關中國古代文化、文學、史學、哲學、考古學、語言學和科學技術史等領域的學術論文。來稿請參照本刊擬定的《撰寫格式》。
本刊專欄設置:文獻研究、出土文獻、域外漢籍、古籍版本、目錄研究、校點商榷、古籍輯佚、古注辨正、作者考證、語言文字、文學與文化、歷史與文化、世紀學人、學術綜述等。
我刊實行匿名審稿制,請在來稿中另紙注明作者姓名、生年、供職單位、職稱職務、研究方向和通訊方式(電話、電子信箱)。來稿一律不退,請作者自留底稿。來稿若被采用,會在收到稿件的四個月內通知作者,否則可視為退稿。
來稿一經采用刊發,贈當期刊物二冊。
來稿撰寫格式要求:
1、來稿請用A4 型紙單面打印。
2、請使用標準簡體字。特殊情況必須使用繁體字的,避免使用簡繁體轉換工具作簡單轉換。
3、摘要控制在100~200 字,能使人脫離您的文章獨立理解主要觀點,摘要中不要出現“本文”的字樣。
3、所有引文均需核實無誤,文獻版本應信實可靠。獨立引文首段前空四格,回行前空二格。
4、注釋采用頁下注,每頁重新編號。
5、引用一般古籍,首次出注時需注明著作者、整理者(包括校注、校箋、校釋、點校者)、書名、篇章、叢書名、出版機構、出版年代、頁碼等項,再次出注時可以省去叢書名、出版機構、出版日期。
[明]申時行《明會典》卷74,《開讀儀》,中華書局,1989 年,第435 頁。
[明]申時行《明會典》卷74,《開讀儀》第458 頁。
6、引用今人論著,首次出注時需注明著作者、篇名、書名、出版機構、出版日期、頁碼等,再次出注時可省去出版機構和出版日期。
鄭振鐸《鄭振鐸文集》,
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 年,第12 頁。
7、引用外文論著,可依照中文格式,論著名使用斜體。
8、文中的中國古代朝代年號,一般在第一次出現時括注公元紀年,公元前紀年加“前”字;二位數以內的公元紀年,數字前加“公元”二字。
9、古籍卷數、行文中的數字、期刊卷、期、號、頁等均用阿拉伯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