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稿件類型
本刊刊登現代遠程開放
教育研究和實踐文章,歡迎并鼓勵終身教育、新媒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且開辟專欄;也廣泛吸納高品位的、具有前沿性和應用性的其他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的科研報告或學術論文,還選登學術小品。
二、稿件要求
1. 字數:科研報告和學術論文一般以5 000-10000 字為宜。
2. 題名:一般不超過20 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題名應有英文題名。
3. 署名:應有漢字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間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寫,復姓應連寫;名字的首字母大寫。
4. 作者單位:包括單位及作者所屬二級機構全稱、所在省市名及郵政編碼(如:寧波
大學法學院,浙江寧波315211)且要有相應的英文。
5. 作者簡介:姓名,性別,籍貫,職稱(及職務),學位,主要研究方向。同時附上作者的聯系地址、郵編、聯系電話和E-mail。
6. 摘要: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應是文章重要觀點的濃縮,篇幅為200 字左右。摘要應附英文摘要。
7. 關鍵詞:每篇文章可選3—8 個關鍵詞,一般不能少于3 個,并附英文關鍵詞,多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分隔。
8. 基金項目:資助的論文應注明基金項目全稱及編號。
9. 表與圖:一般應采用三線表,必要時可加輔助線,表號、表題列在表前,表中參數應用符號標明量和單位,若所有欄的單位相同,應將該單位標注在表頂線上右側,若有表注,寫在表底線下左側。表中重復出現的文字,不可用“同前”“同左”等表示,必須全部重復寫出;圖號、圖題列在圖后,應注意圖的顏色,在黑白狀態下依然能夠區分。
10. 注釋:注釋是對論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注釋用數字加圓圈標注(如①②③④⋯⋯),形式為尾注。
11. 參考
文獻:參考文獻是作者寫論著時所參考的文獻書目,一般集中列表于文末,文中參考文獻的序號用數字加方括號并上標表示,如A [1] 222,B [2] 33-34(如有頁碼請標上,如“222”“33-34”),如參考同一書目,用同一序號。
各種參考文獻類型的標示: 專著—M, 論文集—C, 報紙文章—N, 期刊文章—J, 學位文章—D,研究報告—R, 標準—S, 專利—P,責任者后面不用“著”“編”等字樣。文末各類參考文獻條目的編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a: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
[1] 孟二冬. 中唐詩歌之開拓與新變[M].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8.
[2] 昂溫G,昂溫P S . 外國出版史[M]. 陳生錚,譯. 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88.
b: 期刊文章
[1] 陳慶元.《全宋詩》札記[J]. 中國韻文學刊, 2001 (2).
c: 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
[1] 楊時. 龜山集[A]. 四庫全書[C].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d: 報紙文章
[1] 謝希德.
創造學習的新思路[N]. 人民日報, 1998-12-25 (10).
e: 電子文獻:
[1] 林婷,許永. 淺談古琴與中國文化傳統[EB/OL]. http: //news.bnu.edu.cn/sdjt/xslt/19998.htm,2011-04-06.
三、投稿提示
1. 投稿歡迎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稿件,本刊編輯部電子信箱為:nbddxb@nbtvu.net.cn。特殊情況也可以采用電腦打印稿,請寄:寧波市文教路1號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編輯部;郵編:315016。
2. 本刊來稿一律不退,請作者自留底稿。投稿本刊3 個月內未見采用通知(以郵件通知為主,如作者需要可另行提供書面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請勿一稿多投,對于進入編輯環節的文章一般不再接受撤稿申請。
3. 作者對文章負有觀點、
數據等責任。本刊嚴禁抄襲剽竊、反對學術造假,作者文責自負。本刊有權對來稿行使必要的編輯處理。如有異議,請在來稿時予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