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刊創辦源頭可追溯至1918 年11 月上海美專創辦的《
美術》雜志。其后,在對“閎約深美”治學理念的秉承與堅持中,又經歷了《南藝學報》復刊(1978 年)、南藝學報《藝苑》更名(1982 年)、《藝苑·美術版》與《藝苑·音樂版》分版(1986 年)。2000 年,本刊以獨立刊號出版發行,并更名為《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
二、本刊現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與“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CSSCI”,是美術學與設計學相關學術研究的重要平臺。常設藝術史與藝術考古、理論與批評、美術
創作與實踐、設計創作與實踐、學術爭鳴、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等欄目,不斷發掘新選題、傳播新成果、參與新爭鳴。
三、本刊取舍稿件的標準是學術水平,實行“三審”定稿和“雙向匿名審稿”制。對于所有即將發表的稿件,在不影響原作者觀點的情況下,編輯人員有權作必要的文字刪改。來稿要求如下:
1. 本刊歡迎具有原創意義的中文未刊稿件,以任何方式已公開出版或即將公開出版的稿件請勿投本刊。本刊接受電子郵件投稿(電子郵箱地址:83498094@163.com),作者務必經以附件傳送,同時,將紙質稿件郵寄本刊編輯部。投稿時務必寫明作者真實姓名、性別、出生年、出生地(縣市)、工作(就學)單位、職稱(年級)、研究方向、通訊地址、電話、電子郵箱等信息。其中篇名、姓名、工作單位、摘要、關鍵詞五項請同時提供英文翻譯。中文摘要一般控制在300 字以內,關鍵詞3-6 個。如獲得基金資助,請注明基金項目。
2. 稿件中的插圖、表格等均須規范名稱、出處。
3. 注釋要求:對論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或無現代版本的古籍、檔案、內部
資料等各種不宜列入參考
文獻的引文以腳注形式著錄。注釋編號用①②等形式,連續編號。參考文獻序號
用[1]、[2] 等標注,一種文獻在同一文中被反復引用者,用同一序號標示,并在序號“[ ]”外標明引文頁碼。
參考文獻附在全篇正文之后,每條另起一行,并以單字母方式標識各種參考文獻類型:M- 專著,C- 論文集,
N- 報紙文章,J- 期刊文章,D- 學位論文,R- 報告,S- 標準,P- 專刊,G- 資料匯編。對于其他未說明
的出版文獻類型,采用單字母“Z”標識。電子文獻需標識文獻類型與載體類型,如[M-CD] 光盤圖書,[J/OL]- 網上期刊,[DB/OL]- 網上
數據庫,[EB/OL]- 網上電子公告。首次引用的文獻,必須列出全部出版資料,格式如下:
(1) 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起止頁碼.
(2) 專著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序號] 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 文獻類型標志]// 原文獻
主要責任者.原文獻題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起止頁碼.
(3) 期刊:[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 期) :起止頁碼.
(4) 報紙:[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 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四、任何作者不得一稿多投,逾2個月未見采用通知,可自行處理。編輯部一般不辦理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稿件刊用后,本刊編輯部發行科將據作者提供的地址向作者郵贈樣刊2 本,并視情況酌付稿酬。
五、本刊由郵局代為發行(發行代號:28-13),讀者訂購,也可聯系本刊編輯部發行科(聯系電話:025-83498094)。
六、本刊已入編“中國知網”。凡隨刊入編稿件,均視作者投稿時已認可、授權,不另付稿酬。文章不愿被上述媒體采用者,敬請于來稿中注明。
七、凡轉載或引用本刊文章及信息的媒體或作者,敬請標明出處。
八、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編輯部從未委托任何個人或機構代理征稿,投稿作者請直接與編輯部聯系,否則后果自負。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