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
當代儒學》是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主辦的儒家思想理論輯刊,每年出版兩輯。
近些年來,儒學研究的刊物紛紛涌現。但是,這些刊物的內容,往往是對傳統“儒學史”的某種對象化的所謂“客觀”研究,在這種研究中,儒家儒學成為“歷史上的”東西,即“故紙堆里的”“博物館里的”東西,而與當代社會現實生活無關。
有別于此,本刊所稱的“當代儒學”,是指的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21世紀以來的中國儒學復興中所出現的新的儒家思想創造、新的儒
學理論形態,這些思想理論的探索,旨在回應當今時代的呼喚,解決當今社會的問題。
本刊的宗旨在于:通過對當代儒學的研究與評介,推動儒學復興、中華文化復興的偉大事業。因此,本刊的著眼之點,乃在于儒家的“活的思想”,意在推進當代儒學的思想原創、理論建構,推出當代儒學的重要學派、代表人物。
為此,我們設置了以下固定欄目:
●當代儒家思想探索:具有原創性的當代儒家思想者,可在此推出其最新的思想創獲。
●當代儒家理論建構:研究與評介當代儒
家具有
影響力的理論學說。
●當代儒家學派評介:組織有關稿件,對當代儒家的學派進行研究或評介。
●當代儒家文獻研究:遴選與評介當代儒家著述中有可能在將來成為經典文獻的重要
作品。
●當代儒學觀察家:觀察與評介當代儒學復興中的最新活動、動向。
●當代名儒訪談錄:組織對當代儒家中的名儒、大儒的訪談。
此外,本刊每輯還隨時開辟一個臨時欄目,針對當代儒學中的熱點問題、重大問題,給予及時的反映。
凡在本刊發表的文章,并不代表本刊的立場、觀點,作者文責自負,本刊只是提供一個研究、討論、交流的平臺。
凡在本刊發表的文章,本刊將按通行稿費標準支付稿酬。
本刊已被《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及CNKI系列數據庫收錄,其作者文章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給付。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錄,請在來稿時向本刊聲明,本刊將做適當處理。
熱忱歡迎廣大作者惠賜稿件!
投稿要求:
1.文章篇幅一般為1萬字左右,最長勿超過1.5萬字。
2.來稿請用A4紙張、Word文件格式。
3.文章標題用2號黑體字,副標題用4號仿宋體字;作者署名用4號楷體字;正文用5號宋體字;獨立段落的引文用5號仿宋體字;一級標題用4號楷體字,二級標題用小4號黑體字。
4.注釋一律采用腳注形式。
5.參考文獻:古籍采用隨文夾注形式(《書名·篇名》),在文中第一次出現時以腳注形式注明該書的版本信息;其余文獻采用腳注形式,格式如下:
(1)圖書:作者/編者:《書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版次,頁碼。
(2)期刊:作者:《文章標題》,《刊名》,××××年第×期。
(3)報紙:作者:《文章標題》,《報紙名稱》,出版年月日。
(4)網絡文章:作者:《文章標題》,網名,英文網址。
投稿郵箱:dangdairuxue@163.com
《當代儒學》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