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唯一投稿方式為郵箱投稿,投稿郵箱為xinwenzhishi@126.com。論文用Word 以郵件附件形式發送,郵件主題為“ 作者姓名+ 文章標題”。
論文必須具備標題、作者簡介、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參考
文獻等內容。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單位、職稱、學位、聯系電話、詳細地址等信息。論文如系項目成果,應標注項目名稱及編號。正文部分,標題序號應分級使用“ 一、”“(一)”“1.”,論述時盡量不用第一、第二人稱,不使用以色彩區分的圖表。
注釋與參考文獻放在文末,其標號文中與文末一一對應。注釋序號用①②③,主要為對文中內容的進一步解釋、補充說明、發揮論證等。參考文獻序號用[1][2][3],重復引用需單列條目,標點符號除文獻標題外均采用半角格式。
參考文獻格式示例:
(一)中文文獻
1. 中文著作。格式:[ 序號] 作者. 書名[M].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份: 頁碼.
例:[1] 程麗紅. 清代報人研究[M].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182-183.
2. 中文譯著。格式:[ 序號][ 國籍] 原文作者. 著作名[ 文獻類型]. 譯者.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份: 頁碼.
例:[2][ 加] 戴維• 克勞利, 保羅• 海爾著. 傳播的歷史:技術、文化和社會[M]. 董璐, 何道寬, 王樹國譯. 北京: 北京
大學出版社,2011.
3. 學術期刊。格式:[ 序號] 作者. 文獻題目[J]. 刊名, 出版年份( 刊期): 頁碼.
例:[3] 許永. 優化媒體資源從認識媒介內生態開始[J].
新聞知識,2002(11):19,23.
4. 報紙文章。格式:[ 序號] 作者. 題名[N]. 報紙名, 出版日期( 版次).
例:[4] 毛峽. 情感工學破解“ 舒服” 之謎[N]. 光
明日報,2000-4-17(B1).
5. 學位論文。格式:[ 序號] 作者. 題名[D]. 保存地: 保存單位, 年份.
例:[5] 姜偉. 微博場域中的政府形象傳播研究[D]. 武漢: 武漢大學,2014.
6. 電子文獻。格式:[ 序號] 作者. 電子文獻題名[EB/OL]. 文獻網址或出處, 發表或更新日期/ 引用日期( 任選).
例:[6] 甄奇. 在新時代,煥發中希文明古國新的光芒[EB/OL]. 人民網,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9/1112/c1003-31451412.html,2019-11-12.
7. 有ISBN 號的論文集。格式:[ 序號] 作者. 題名[A]. 主編. 論文集名[C].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份: 頁碼.
例:[7] 毛峽. 繪畫的音樂表現[A]. 中國
人工智能學會.2001 年全國學術年會論文集[C]. 北京: 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1:739-740.
(二)外文文獻
1. 專著。格式:[ 序號] 作者. 書名( 斜體).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份: 頁碼.
例:[8]Altheide, D., and Snow, R. Media Logic. Beverly Hills: Sage, 1979:30-35.
2. 期刊。格式:[ 序號] 作者. 文章名( 引號) 刊物名( 斜體) 刊期號(出版時間): 頁碼.
例:[9]Shrum, W. “Internet Indiscipline: Two Approaches to Making a Field.” Information Society 21.4(2005):273-275.
3. 報紙。格式:[ 序號] 作者. 文章名( 引號) 刊物名( 斜體). 出版時間: 版次.
例:[10]Intraub, Anna Jinagwang. “How I learned to Read.” New York Times. 13 January 2002:16.
4. 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 。格式:[ 序號] 作者. 文章名( 引號) 文集名( 斜體). 編者, 出版地點: 機構, 時間: 頁碼.
例:[11]Dindia, K. “Definitions and Perspectives on Relational Maintenance Communication.” Maintaining Relationships through Communication: Relational, Contextual and Cultural Variations. Eds. Canary, D. J., and Dainton, M.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2003:1-28.
5. 電子文獻。格式:[ 序號] 作者. 文獻題名( 斜體). 文獻出處或可獲得地址, 發表或更新日期.
例:[12]Krisen Purcell. Mobile is the Needle, Social is the Thread: How Information Today is Woven Into Our Lives. https://www.pewresearch.org/internet/2012/03/15/mobile-is-the-needle-social-is-the-thread-how-information-today-is-woven-into-our-lives/,201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