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南日報》創辦于1950年2月7日,其前身為《淮礦工人》報,是中共淮南市委機關報。是淮南地區唯一公開發行的綜合類報紙,是極具權威性、指導性、新聞性的淮南主流媒體。版面為對開4版,彩色印刷。文革開始后,1967年1月10日報紙改名為《新淮南報》,并作為“淮南市臨時革命委員會”的機關報。5月份報社實行軍管,報紙也由自辦發行改為郵局發行。1969年7月14日,新淮南報社與市有線廣播站、淮南轉播臺三家合并,成立“淮南市
新聞戰線革命委員會”,印刷廠也由報社劃出歸地方管理。1970年12月25日,以上組織撤銷,報社成立“新淮南報社革命委員會”,直至1972年3月10日奉命休刊。1986年10月1日,《淮南日報》正式恢復,在當日頭版“編輯部致讀者信”中,曾沉痛地回憶了自己坎坷的歷程:“本報自1950年2月7日誕生以來,由于眾多老報人嘔心瀝血、辛勤耕耘,對淮南的新聞事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是其自身卻經歷坎坷,屢遭折騰。期間,從《淮礦工人》報、《淮南工人報》、《淮南報》、《淮南日報》四易其名,由周二、周三到周六刊,又改為周三刊,兩上兩下。尤其是1972年被迫休刊,人員流散各地,元氣大傷,損失慘重,令人痛心,直到1980年才恢復周三刊。”[隱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