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特種設備安全》(原《中國鍋爐壓力容器安全》)是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主管,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中國特種設備檢驗協會和中國鍋爐水處理協會主辦的技術類學術期刊。創刊于1985年5月,是我國此領域級別最高、經文化部評選的全國優秀科技期刊,本刊論文目前已被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國知識資源總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
數據庫和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等數據庫確認收錄。
辦刊宗旨 宣傳法規標準、關注安全技術、跟蹤科技發展、報道行業動態、傳播典范經驗、促進交流共贏。
辦刊特色 圍繞特種設備安全和節能監管,展現科技成果和實踐效果,交流檢驗與監察經驗,宣傳政策導向和法規標準,傳播安全生產經驗和效果,警示典型事故與教訓,反映技術機構發展狀況。
欄目設置 《政策導向》《科技視點》《創新論壇》《試驗研究》《法規標準》《材料與設計》《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跟蹤》《科研足跡》《檢驗評價》《檢測技術》《管理技術》《節能減排》《安全分析》《事故分析》《水處理》《特檢之苑》《企業之窗》《行業動態》等。
讀者對象 與特種設備(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電梯、起重
機械、大型游樂設施、客運索道、場(廠)內機動車輛等)安全相關的所有從業者,主要包括:特種設備的設計、制造、
安裝、管理、使用、維修、檢驗、監察等人員,以及特種設備安全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術人員等。
《中國特種設備安全》創刊30多年來,堅持辦刊宗旨,共計編輯出版期刊34卷289期(其中:正刊273期、增刊及專刊15期、英文版11期),共刊載文章6300余篇,約7750萬字,多層次、多方位、多側面地反映了特種設備安全領域科學技術的進步,忠實、全面、客觀地記錄了我國特種設備安全工程進展的歷程。此外,此刊于1992年在北京市科技期刊評比中獲得編輯質量獎、辦刊條件獎、期刊效益獎等獎項,于1997年獲第二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
本刊是特種設備安全領域所有從業者交流溝通、經驗共享的平臺,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質檢總局等上級部門有關文件精神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的要求,本刊的編排方式將做重大改變。為此,希望作者來稿時注意以下事項:
關于作者著作權的聲明
為適應信息化的發展需要,擴大作者學術交流渠道,本刊將加入《中國知網》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及《中國期刊網》,其作者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支付,若作者不同意將文章編入數據庫,請來稿時聲明,本刊將做適當處理。
來稿的編排規范要求
1.來稿一律要求WORD文檔。稿件須在正文前附200字左右的文章摘要和3~5個關鍵詞,其中摘要應根據原文提出的新觀點、新方法、新論證進行概括和提煉、力求摘要簡明扼要、客觀準確。
2.文章題目、摘要、關鍵詞以及作者名字、單位名稱需同時譯成英文。
3. 稿件正文篇幅在5000字左右,文章要求思路清晰、合乎邏輯、簡潔準確;文中圖表繪制清楚規范。圖、表和照片應盡量精簡,附圖線條應虛實清楚、均勻可辨、圖片應灰度適中,層次分明;表格采用卡線表;物理量和單位符號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單位》的規定,選用規范的單位和書寫符號,并注明大小寫、正斜體。
4.文章列出的
文獻請仔細核對原文,注釋和參考文獻一律放在文章末尾,并按序號編寫。
文獻請按下列格式編寫:
(a)專著
作者. 書名[M] .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
(b) 期刊
作者.題名[J] .刊名,出版年,卷號(期號):頁碼.
(c) 稿件集
作者. 題名[C] . 見:編者.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
(d) 技術標準
標準代號 標準順序號—發布年 標準名稱[S].
文獻類型標識說明:
J—期刊;M—專著;C—論文集;D—學術論文;P—專利;
S—標準;N—報紙;R—學術報告。
5.請附作者簡介:包括作者出生年、性別、學歷、職務、職稱、主要研究方向、通訊地址、郵編、聯系電話(手機)及電子郵箱。
來稿約定
1.來稿請勿一稿多投,稿件在收到本刊確認回函3個月后,作者經與本刊聯系,如無明確答復,作者可自行處理稿件。本刊來稿一律不退,請作者自留底稿。
2.文稿的著作權屬于作者,文責由作者自負。作者若不允許本刊對文稿進行刪改,請在來稿時注明。
3.在此投稿系統投遞成功后,請通過作者投稿系統時刻關注您的稿件進程。
4.稿件一經錄用,即付稿酬,并贈送當期雜志2本。
聯系我們
稿件收錄人:編輯梁子緣 電話:010—59068618
中國特種設備安全期刊網址:www.csespub.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