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章體例
1.在文章前加“[內容提要]”和“[關鍵詞]”。內容提要為文章的主要內容,字數一般控制在200-400字。關鍵詞要能涵蓋和高度概括文章的基本內容,一般可選擇3-5個。
2.譯文需在標題后以星號腳注的形式注明文章出處。例:本文原載《社會分析》(Social Analysis)雜志2014年第1期(總第58卷)。
3.文章小標題層級一般依序為:一、二、三、……;(一)(二)(三)……;1.2.3.……;(1)(2)(3)……。如層級不多,也可依序:一、二、三、……;1.2.3.……。行文中的序號,如不分段,一般使用(1) (2)(3)……。
4.外文人名、地名需譯成中文,除有業內通用譯法外,均以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出版的《人名地名詞典》為準。不常見的外文人名或地名首次出現時須在譯名后的括號中附原文。
5.引文單獨成段時,整段引文不加引號,字體為楷體,引文上下各空一行。
6.數字的寫法:一至十請以漢字撰寫,11以上以阿拉伯數字撰寫。年月日、世紀、年代請以阿拉們數字撰寫。若屬于一連串棚關數字群,全文統一使用阿拉伯數字或漢字,切勿混合使用。
7.標點符號用法詳見《標點符號用法》(1995年12月13日,國家技術監督局,GB/T15834-1995)。
8.注釋全部采用頁下注,注碼用①②③……。
9.文章篇幅以1萬字左右為宜。
1.中文著作的文獻格式:作者:《書名》,××出版社××年版,第×頁。
2.中文譯著的文獻格式:作者:《書名》,××譯,××出版社××年版。
3.中文期刊的文獻格式:作者:《文章標題》,載《期刊名》××年第×期。
4.中文報紙的文獻格式:作者:《文章標題》,載《報紙名》××年×月×日。
5.析出文獻的文獻格式:文章作者:《文章標題》,載××編:《書名/文集名》,××出版社××年版,第×頁。
6.未刊文獻(會議論文或工作論文)的文獻格式
(1)會議論文的格式:作者:《論文標題》,會議名稱,××年×月。
(2)工作論文的格式:作者:《論文標題》,發表單位,年份。
三、外文文獻注釋體例
1.外文著作的文獻格式:作者,書名(斜體),出版地:出版機構,出版時間,頁碼.
2.外文期刊的文獻格式:作者,文章標題(加雙引號),刊物名(斜體),卷期號,出版時問,頁碼.
3.析出文獻的文獻格式:作者,文章標題(加雙引號),編者,文集名(斜體),出版地點:出版機構,出版時間.頁碼.
4.工作論文(WorkingPaper)的文獻格式:作者,文章標題(加雙引號),論文編號,年份.
5.會議論文的文獻格式:作者,論文標題(加雙引號),會議名,年份(月份).
6.外文報紙的文獻格式:作者,論文標題(加雙引號),報紙名(斜體),×月×日,××年.
7.特別注意:(1)所有外文文獻除虛詞外,首字母一律大寫。(2)在版面有限的情況下,可合并相同文獻注釋,否則一律按上面體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