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須知
歡迎您投稿!我刊目前采取網站投稿方式,請在首頁進行作者注冊后登錄,按照提示進行相關投稿操作,切忌一稿多投。我刊審稿周期為3個月內,刊登周期為4個月內。雜志于雙月15日出版,出版后編輯部會將樣刊通過印刷品郵寄方式郵寄給第一作者(或作者要求的聯系人)。
為提高刊物質量、完善學術規范,本刊對來稿實行雙向匿名審稿制度,請作者予以協助,來稿時請注意如下事項。
在系統內投稿時,請完整填寫“添加作者信息”部分(姓名、職稱、職務、工作單位、地址、郵編、電話、電子郵箱、身份證號碼等), 稿件中不再出現以上內容,并請注意避免影響匿名審稿的行為或注文出現。在上傳正文稿件之后,以添加附件的方式上傳一個獨立的包含作者信息的word文檔。
投稿時請參照投稿須知中的文本格式(正文模板和個人信息及簡介)。
其他約定:
(1)投稿作者須轉讓論文版權(含各種介質的版權)給編輯部,并簽定著作權轉讓合同。
(2)來稿需符合我刊道德聲明和收錄聲明。
(3)編輯部編輯稿件時有權對錄用稿件作適當刪改。
(4)若作者要求必須在論文中體現“通信作者”,請在來稿時說明。作者對錄用稿件的最終版本確認后,不可再修改稿件的作者信息、基金項目和大段落文字。
(5)來稿發表后,本刊免費贈送該期雜志。
(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國家“973”計劃、“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國家教委“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基金、國防科研基金等項目的論文,經審稿錄用,可優先發表。
(7)凡向本刊投稿者,均視作接受上述各項約定,本刊不再特別聲明。
(右下方給出版權協議與文章模板的下載鏈接)
稿件處理流程
投稿
在網絡與信息安全學報網站(www.infocomm-journal.com/cjnis)首頁上點擊“作者登錄”,首次登錄先請進行注冊,之后登錄,按照相關提示進行信息登記和稿件上傳。
審稿
審稿周期為三個月,三個月內稿件經過三審后,作者登錄后可以看到最后結果(退稿,錄用,修改)。
版面費交納
錄用后的稿件, 責任編輯會根據稿件的版面字數計算版面費,通知作者版面費數額和相關辦理手續。作者交納版面費后,編輯部開具相應發票,通過掛號信件方式郵寄給作者或其指定者。
編輯加工
錄用后辦理完版面費手續的稿件,將進入編輯加工流程。編輯處理過程中遇到相關問題,會和作者溝通修改完善。之后進行排版、校對至付印。
樣刊
當期雜志出版后,將按照第一作者或投稿者指定的郵寄地址,通過印刷品方式郵寄。樣刊數量:每篇文章三本。
三、稿件格式要求
《網絡與信息安全學報》稿件格式要求
行文次序
中文(標題,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作者單位所在省、市和郵政編碼,摘要,關鍵詞);
英文(標題,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作者單位所在城市名和郵政編碼,摘要,關鍵詞);
正文;
參考文獻。
標題(中文)
標題應簡明、具體、確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
中文標題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避免使用非正規的縮略語、字符、代號以及結構式和公式。
作者署名
文章的作者署名在標題之后。
中文署名:中國作者的姓名直接連寫,外國作者的姓名寫法遵從國際慣例。
英文署名:中國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間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為大寫,復姓應連寫;名字的首字母大寫,姓氏與名均不縮寫。例如:WANG Xi-lian(王錫聯),ZHUGE Hua(諸葛華)。外國作者的姓名寫法遵從國際慣例。
多位作者屬于不同單位的,在作者名右上角加上編號,以標注其工作于后文的哪幾個序號后的工作單位。例如:王錫聯1,2,諸葛華2;WANG Xilian1,2,ZHUGE Hua2。
作者單位及其所在省市名和郵政編碼
作者工作單位直接排印在作者姓名之下。包括單位全稱、所在省市名及郵政編碼。作者單位應采用其公開正式名稱,準確完整。
工作單位中文按照從大道小的順序寫,即單位、部門,之間空1個字符;英文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寫,即部門、單位、 以逗號分隔。
工作單位中文名與省市名之間以逗號“,”分隔,省與市之間、市名與郵編之間都以1個字符相隔,整項用圓括號“()”括起。
工作單位的英文中不加省名,只有市名,且在郵政編碼之后加列國名,其間以逗號“,”分隔。
多位作者屬于不同單位的,在作者名后加上角編號,在單位一項中順序列出具體單位項,多個單位項之間以分號間隔。例如:(1.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數學力學系,安徽 合肥 230001;2. 北京郵電大學,北京 100876);(Institute of Nuclear Energy Technolog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摘要(中文)
摘要是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其要素一般包括:
1. 目的——研究、研制、調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務,所涉及的主要范圍;
2. 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論、條件、對象、材料、工藝、結構、手段、裝備、程序等;
3. 結果——實驗的、研究的結果,
數據,被確定的關系,觀察結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
4. 結論——結果的分析、研究、比較、評價、應用,提出的問題,今后的課題,假設,啟發,建議,
預測等;
5. 其他——不屬于研究、研制、調查的主要目的,但就其見識和情報價值而言也是重要的信息。
編寫摘要時不得簡單地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要排除在本學科領域中已成常識的內容,要用第三人稱的寫法。應采用“對……進行了研究”、“報告了……現狀”、“進行了……調查”等記述方法,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為主語。
摘要字數在200字以內。
關鍵詞(中文)
關鍵詞列于摘要之后,關鍵詞是反應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詞組,可以列出作者認為有利于檢索和文獻利用的其他關鍵詞,要求至少4個,以分號相隔。
中圖分類號
中圖分類號采用《中國
圖書館分類法》(第四版)分類法,可以在圖書館查找。
英文標題、摘要、關鍵詞
要求與中文標題、作者、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一一對應。英文標題首單詞不為定冠詞。
編寫英文摘要時,目的、方法、結果用過去時態,結論用一般現在時態。文摘長度一般不超過150個Words,少數情況下例外。在不遺漏主題概念的前提下,應盡量簡潔。具體要求如下。
1. 敘述要完整、清楚、簡明。
2. 取消不必要的字句:如“It is reported…”,“The author discusses…”,“In this paper, ”。文摘的第一句不要與題目重復;取消或減少背景信息,只表示新情況、新內容;不說空洞的詞句,如“本文所討論的工作是對過去×××的一個極大的改進”、“本工作首次實現了……”、“經檢索尚未發現與本文類似的工作”等;此外,作者的打算及未來的計劃不能納入摘要。
3. 采用短句敘述,但要避免句形單調;用過去時態敘述作者工作,用現在時態敘述作者結論;盡量用主動語態代替被動語態;可用動詞的情況應盡量避免用動詞的名詞形式;避免使用一長串形容詞或名詞來修飾名詞;注意冠詞用法,不要誤用、濫用或隨便省略冠詞。
4. 語言要精煉,多用簡短、詞義清楚、熟悉的詞;避免使用文學性的描述手法撰寫文摘。
5. 文摘中涉及他人的工作或研究成果時,盡量引出他們的名字;不能出現“圖×”、“方程×”和“參考文獻×”等句子。
6. 盡量少用特殊字符及由特殊字符組成的數學表達式(特殊字符主要指各種數學符號、上下角標及希臘字母。它們無法直接輸入計算機,需轉成鍵盤上有的字母和符號)。如必須用,要改用文字表達或文字敘述,設法取消復雜的表達式。
7. 對那些已經為大眾所熟悉的縮寫詞可直接使用,對于那些僅為同行所熟悉的縮略語,應在題目、文摘或關鍵詞中至少出現一次全稱。
英文關鍵詞之間以逗號相隔。
基金項目
放文章首頁下方,指文章的資助背景。在后面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可參照如下寫法。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9637050);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目(85-20-74)
正文
中文字體采用宋體,西文字體采用Times New Roman,字號為5號,涉及的單位使用國際標準符號。小數點前后按照3位一個間隔的方式表示,如1 000.001 002。量與單位之間有一個間隔,如:3 km。
英文縮寫詞在文中第一次出現時,應給出其中文名稱和英文全稱,例如:DSL(數字用戶線,digital subscriber line),括號為全角,首字母為小寫,并且在全文中應保持一致。
外文正斜體
所有外文(包括上下角標)凡變量用斜體,矩陣和矢量用黑斜體,單位和常量用正體。正文字中的外文盡量不用公式編輯器生成,以節省篇幅。
希臘字母
不在公式里的希臘字母請用插入符號輸入(在Word菜單里用插入—符號—symbol),不要用動態鍵盤輸入。
公式
所有的公式請用Word公式編輯器生成。請定義公式尺寸,標準用5號字大小(即10.5磅);其他的用默認值即可。公式編輯完后的大小應為100%,請不要縮放。公式后編號的括號請用半角(即用英文輸入狀態輸入的括號),不要用全角括號(如:(1)、(2);不要用(1)、(2))。
圖
放在正文中相應引出文字之后,同時集中另存一個圖文件,以便打印。圖中文字盡量用中文。圖稿繪制要求如下。
1. 圖稿繪制請用 “Word圖片工具”。
2. 論文中的全部圖可以保存在一個文件中發來,但各個不同的圖要
求是獨立的圖片文檔,標明圖號。
3. 字體與字號:圖中中文用宋體,除中文外的字符全部用Time New Roman體,字號不限。
4. 色彩:請用彩色圖(本刊紙質版為彩色印刷)。
5. 線條:框線用0.75磅,連線用0.5磅;箭頭請用箭頭線中最小號。
6. 文字:圖中文字請用文字框錄入,詞與詞之間保持獨立,圖中文字請勿在文章正文中錄入。
7. 掃描圖片:最低要求為600線TIF圖,或者提供圖片原稿。
8. 一個圖包含多個分圖的,用(a)、(b)、(c)等標示,且需給出總圖名和分圖名;總圖名和分圖名必須放在正文中。
表
采用三線表形式(無豎線、斜線),放在正文中相應引出文字之后。表中文字盡量用中文。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排正文之后。參考文獻在正文中必須全部引出,文后參考文獻表的文獻排列順序必須與正文中文獻的引出順序一致,若引用多篇則標記格式為[1~3]。具體要求如下:
1. 每篇文獻保留3位作者,其余省略,中文省略形式以“等”表示,英文省略形式以“et al”表示(“et al”為斜體);
2. 凡以外文表示的作者名一律大寫,姓氏在前(全稱)、名字在后(字頭縮寫);
3. 期刊須有刊名、年代、卷次、期次、頁碼;
4. 書籍須有出版地、出版社名、年代;
5. 電子文件須有引用時間;
6. 學位論文須有地點、校名;會議錄須有地點、時間。
文獻代碼為:
[J] 期刊;
[M] 書籍;
[C] 會議錄;
[R] 報告;
[D] 學位論文;
[EB/OL] 電子文件;
[S] 標準。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在錄用后的修改稿中補充這部分)位于參考文獻后,包括所有作者,作者出現順序與文章作者署名順序一致。
按以下順序給出全部作者的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省、市/縣)、學位,單位、職稱及主要研究方向。
附所有作者免冠彩色照片。照片要求1寸彩色證件照(電子件,高3厘米、寬2厘米,裁剪整齊)。
道德聲明
本刊發表的論文是作者獨立取得的原創性研究成果,無一稿多投;論文內容不涉及國家機密;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種在國內外公開發表過;論文內容不侵犯他人著作權和其他權利。若發生一稿多投、侵權、泄密等問題,論文作者將承擔全部責任。
The authors of Chinese Journal of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guarantee that their submitted article is original and contains nothing confidential. The said article is only submitted to Chinese Journal of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The said article has not been published before and has not been submitted elsewhere for print or electronic publication consideration. The said article is in no way whatever a violation or an infringement of any existing copyright or license from the third party. Otherwise, the authors of the said article shall take the blame for the violation or infringement of the related copyright and the leakage of secrets.
收錄聲明
凡投本刊并被錄用的稿件文章,若無特別聲明,視同將錄用文章的電子網絡版、匯編或合訂本的使用權授予本期刊社,本刊支付的稿費中已包含上述費用。
If the authors of the accepted article by Chinese Journal of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do not provide special announcement,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believes that the authors will be granted the right of their article to Big Data Research. The expenses have been included in the fee paid by editorial department.
發布日期:2019-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