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稿范圍
《光電工程》是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和中國光學學會主辦的學術性刊物。本刊創刊于1974年,是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被CA、Scopus、CSCD等國內外數據庫收錄,期刊主要致力于光電工程領域的科研報道和學術交流。
《光電工程》采用同行評議的審稿方式,學科領域不僅包括光學和電學的基礎學科,還包括相關工程研究和工程應用等,主要刊登科研進展、原始創新結果以及光電研究的科研綜述論文,還將出版關于熱點問題和
前沿課題的專刊。本刊主要收錄以下方向的稿件,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 微納光學
- 超材料和超表面
- 激光技術
- 自適應光學
- 空間光學與遙感技術
- 先進光學制造技術
- 波導光學與光纖技術
- 光電傳感
- 大氣光學
- 光電測量與檢測
- 光電對抗
- 光電器件與系統
- 光機電控制
- 光譜學
- 光通信
- 光學設計
- 薄膜光學
- 紅外技術
- 晶體光學
- 目標識別與跟蹤
- 生物與醫用光學
- 顯示技術
- 信息光學
二、編輯規范
向《光電工程》投稿前,稿件應經過所有作者同意。為避免審查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延誤,請在提交稿件之前仔細考慮以下規范。
1. 作者身份和版權
提交一篇文章意味著
1) 文章所描述的工作以前沒有發表過(除了以抽象的形式,或作為已發表的演講或學術論文的一部分,或作為電子預印本),它在其他地方未被考慮出版。
2) 文章的出版由所有作者批準,并且由研究所在地的責任者默認或明確批準。
3) 如果文章被接收,則不會在其他地方以相同的形式(包括電子版),以英語或任何其他語言發表,除非得到版權所有人的書面同意。 作者應僅限于對所報告的研究的概念、設計、執行或解釋作出重大貢獻的人。稿件一經錄用后,原則上不再更改作者列表。如特殊情況確實需要變更,例如作者順序的更改,或添加/刪除作者,都必須出具經由每位作者簽名的紙質說明信函。通信作者必須確認他(或她)已經完全獲取研究數據,并確定愿意提交出版。一旦在出版前出現作者身份爭議,該過程應立即暫停,直到爭議得到解決。
對
作品做出直接貢獻但不滿足成為作者標準的個人,應在稿件的致謝部分注明其貢獻,包括他們的角色、從屬關系和工作利益。
文章被錄用后,所有作者應將文章的版權,包括印刷和在線版本的版權轉讓給出版者。所有作者必須在該文章發布之前簽署版權轉讓協議。編輯部將通知相應的作者在簽發錄用通知單之前返回版權轉讓協議。
2. 人類受驗者和動物實驗
涉及人體試驗的任何調查研究都應得到作者所在機構倫理審查委員會或等效委員會的批準,并應在文章中注明上述審查委員會。對于涉及人體試驗的調查研究,應持有“知情同意書”(或解釋沒有知情同意書的原因——例如研究數據的分析是在匿名條件下進行的),應能夠出示研究倫理委員會或機構倫理審查委員會簽發的《研究批準聲明》。 對于涉及動物的研究,所有工作必須根據適用的國家和國際規范進行。必須從相關作者的機構或其他適當的倫理委員會獲得所有協議的事先批準,并且必須在提交時提供機構名稱和許可證編號。對于涉及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研究,所有研究必須根據Weatherall(2006)報告中的建議進行。當使用不受管制的動物或者特定委員會不需要倫理批準時,應包括對此事實的明確說明以及不需要倫理批準的原因。
3. 利益沖突
考慮到文章的透明度,為了幫助讀者對文章做出適當評估,所提交文件必須披露所有可能被視為存在潛在利益沖突的關系。
如文章在未來三年內可能存在的任何實際或潛在的利益沖突,請所有作者務必在最初提交的稿件后披露。這里所說的利益沖突包括與其他人或組織的任何財務、個人或其他關系,可能不適當地影響或被認為影響他們的工作的一切關系。
審理稿件時,審稿人也必須指出文章可能存在的利益沖突。
所有稿件都必須經過同行評議,需要將稿件發送給兩個或更多的獨立審核人。審稿人的身份是保密的,稿件也將作為私人信息處理。
同行評議應盡量在一個月內完成,但是不排除因兩位審稿人返回的意見不一致而再送其他審稿人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盡量不超過兩個月。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審稿意見是決定稿件是否錄用的關鍵因素,但最終決定權還在編輯手里。論文也可能直接被編輯退稿而不經過同行評議。
我們鼓勵作者在提交稿件時推薦審稿人或建議避免某個審稿人。作者也可以在提交稿件后向編輯提供任何有助于審查的補充材料。
審稿人的選擇對于出版過程至關重要,我們的選擇基于許多因素,包括專業知識,聲譽和具體建議,具體參見本刊的“審稿導讀”網頁。
5. 剽竊和重復出版
剽竊是指作者試圖將他人的作品作為自己的作品。重復出版是指作者重復使用自己已發表作品的大部分內容而沒有提供適當的參考,有時又稱為自我剽竊。需要注意的是,無意識的抄襲也相對較多,例如,當作者從自己早期的論文中重復使用部分內容。
由于對其他作者作品的適當使用有些混亂,除了關于剽竊的正常原則之外,我們還提供以下規則:如果超過5個連續單詞是來自另一個出版物的文本(包括作者自己的工作),這時應該使用引號并且標注引用原始數據。對措辭進行微小的更改也是不合適的。對于來自作者自己的論文或常用語的描述,這個規則可以稍微放松。如果發現剽竊,稿件會被拒稿,論文中的所有作者可能會被提交到期刊的黑名單,在某些情況下,編輯部甚至會與作者的研究所或資助機構直接聯系。
科技期刊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AMLC)是由CNKI科研誠信管理系統研究中心研發的查重系統,投到《光電工程》的中文文章都將經過AMLC檢測是否存在剽竊現象。目前,《光電工程》對稿件文字復制比的要
求是不超過15%。要了解有關AMLC的更多信息,請訪問http://check.cnki.net/。
作者應確保他們作品的原創性,并且不可在多本期刊或主要出版物上發表研究內容基本相同的稿件。如果作者的部分文章內容已出現或將出現在其他地方,或者任何相關資料正在考慮或即將印刷,應及時通知編輯部。
6. 更正和撤回政策
當作者發現自己已發表的作品中存在重大錯誤或不準確時,作者有義務及時通知期刊編輯部,并與編輯合作撤回或更正論文。
請注意以下更正和撤回政策:
1)錯誤。將通告該期刊的重要錯誤,以及其對出版記錄或論文的科學完整性和對作者或期刊的聲譽影響。
2)更正。將通告該作者的重要錯誤,以及其對出版記錄或論文的科學完整性和對作者或期刊的聲譽影響。
3) 撤回。通告原文章結果無效。所有合作者必須簽署撤回協議,指明錯誤,并簡要說明結論的影響。
有關更正的決定由編輯(有時由同行評議員的建議)做出,這有時涉及作者咨詢。不考慮要求進行不會以重大方式影響論文或損害讀者對論文貢獻的理解的修正(例如拼寫錯誤或語法錯誤)
三、文章格式
新投稿文章請參照本刊網頁“下載中心”的模板,新投稿要求論文的各個部分(題目,摘要等)完整即可。在通過審稿后,編輯還會要求作者做部分內容的詳細修改(比如對圖的要求等)。請仔細閱讀以下所有的稿件格式說明。
稿件要求用漢語或英語寫作,語言要準確易懂,文章主題明確,論述簡練。對于英文來稿,建議不熟悉英語的作者在提交之前先找一個以英語為母語的專家幫忙修改,以確保文章敘述清晰,簡潔,并且用語標準。
來稿請采用微軟word的doc或docx文件。本刊暫不接收TeX或LaTeX文件。
1. 標題頁
題目必須簡明扼要(中文20字以內,英文10個實詞以內),不要使用冠詞或者介詞開頭。一般來說,最好避免使用“一種新型”或“首次采用”等字樣。
所有作者應該在設計、研究和論文寫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要避免名譽作者。作者需提供真實姓名全稱,如“張家國”,外面作者采用名前姓后的寫法,比如“Michael B. Wilson”。通信作者建議用星號標注,比如“張建國*”。
原則上應給出所有作者所在的科研單位或機構。
2. 摘要和關鍵詞
來稿需要有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最好不超過200字,英文摘要不超過300個單詞。摘要是獨立的二次文獻,內容包括研究的目的、基本方法、主要發現和研究結論。摘要中不能有公式和參考文獻。
摘要后面應給出三到五個關鍵詞以便于檢索。關鍵詞不大寫,不使用復數,用分號分隔。
3.公式
文中提到的公式應單獨在一行列出,并且在公式的右邊按其在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進行編號,比如(1), (2), (3),……
為了便于后期編排稿件,建議作者的新投稿使用mathtpye軟件進行公式編輯。
公式中的變量使用斜體,而矢量和矩陣使用粗斜體。
相關示例如下。
4. 圖
圖應在按其在文中出現的順序進行編號,比如圖1、圖2、圖3……,每一個圖都應該是獨立的,有它單獨的圖題。如果作者要使用已出版作品中的圖或者表格,必須先與原圖表的版權所有者進行聯系,獲得對方書面的使用許可,方能復制該圖表(無論是在紙質或電子作品中)。該使用許可必須和新投稿一起提交,并且在圖題上標明出處。
《光電工程》使用彩色印刷,歡迎作者提供彩圖,且圖片分辨率不能低于300dpi。圖片的放置應該合理,通過word插入到文檔相應位置。矢量圖的主線條最好采用0.5磅,輔助線條采用0.3磅。
5. 表
表也需按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進行編號,比如表1、表2……,每個表都要有個簡潔的表題,表題放在表格上方。
每個表至少要有兩列,每一列都要有相應表頭。
作者必須確保表格中的數據真實且使用合理。
請使用word中“插入表格”的功能新建一個表,而不是用繪圖工具畫一個表。
6. 致謝
在致謝里可以標注于作者/題目有關的信息,比如“作者1和作者2在本文中的貢獻一樣多”,如果本文的研究得到某基金或某項目的資助,也請準確說明基金的名稱和項目號。比如“本文工作得到了國家973項目資助(2013CBxxxxxx)和國家
自然科學基金資助(01020304 , 11223344)”
7.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必須按其在文中第一次被引用時出現的先后順序進行編號,并將編號作為上標標注在相應位置。當引用兩個以上連續編號的參考文獻時,文獻的標注應在方括號中列出第一個和最后一個編號并在中間加連詞符,比如[1-4];如果所引用參考文獻的編號不連續,則列出所有編號,比如[2,5].
當參考文獻的作者在文中被提及時,一般只需要列出作者的姓(除非特殊需要),并且只寫第一作者,然后在后面加"et al."
參考文獻應寫在正文的最后,部分參考文獻的格式要求如下:
期刊文獻
1 Pendry J B. Negative refraction makes a perfect lens [J].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0, 85(18): 3966-3969.
2 Fang N, Zhang X. Imaging properties of a metameterial superlens [J].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3, 82(2): 161-163.
非英文文獻
3 Guo Yinghui, Pu Mingbo, Ma Xiaoliang, et al. Advances of dispersion-engineered metamaterials[J]. 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 2017, 44(1): 3-22.
郭迎輝,蒲明博,馬曉亮. 電磁超構材料色散調控研究進展[J]. 光電工程, 2017, 44(1): 3-22.
書籍
4 Zhang Y M. Applied Optics[M]. Beijing: China Machine Press, 1987.
會議析出文獻
5 Kim K, Chalidabhongse T H, Harwood D, et al. Back ground modeling and subtraction by codebook construction [C]// Proceedings of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 Singapore, Oct 24-27, 2004: 3061-3064.
電子文獻
6 Optoelectronic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Future Vision of the Optoelectronics Industry. Digest Version [PDF on Internet]. Tokyo: Japan, [updated 6 March 2005; cited 6 May 2005]. Available from: http://www.oitda.or.jp/main/syourai/syourai04-e.html.
四、投稿指南
在期刊主頁,點擊“投稿查稿”,進入后注冊,并按要求填寫相關信息和上傳新投稿。稿件要求為word文件,文件中包括正文、圖表、參考文獻列表等,作者也可以同時上傳其他格式的單獨文件作為附件。如果在5個工作日內沒有收到電子郵件確認,請聯系編輯部。
1. 投稿信
來稿最好能隨文章附上投稿信,投稿信包括以下聲明:
1)所有作者同意提交;
2)該作品未在其他地方完全或部分出版或提交出版,或以其他形式或語言出版;
3)如果有內容來自其他資料,作者需要獲得版權所有者(通常是出版者)的使用授權,并且且在投稿信中附上該授權。如果沒有材料來自其他資料,請說明“本文沒有內容來自其他資料”。
2. 同行評議
所有來稿,除了特邀綜述,將由兩個或更多國際專家進行同行評審,其意見和建議將作為編輯最終決定的基礎。
3. 稿件查詢
作者可以在線查看自己的稿件狀態。作者向編輯查閱稿件狀態或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處理與稿件有關的事務時,請說明稿件號。
4. 稿件修改
返回作者修改的稿件應在半個月內盡快返回給編輯部。作者在修改好論文后,建議針對審稿人的意見做出詳細的答復并附在論文最后,然后登錄作者中心,提交修改的論文。收到修改稿后,編輯將做終審,或繼續送復審。
5. 稿件校對
所有接受的文件都要進行編排加工,以確保可讀性和符合期刊的風格。作者將通過email接收到的論文的校對文件。校對稿最好在收到后48小時內通過email回復給編輯部,以避免影響刊出時間。
五、其他信息
1. ISSN和CN號
《光電工程》的中國標準刊號是CN51-1346/O4,國際標準刊號是ISSN 1003-501X。
2. 聯系方式
您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電 話:028-85100579(審稿咨詢,稿件修改,期刊發行等),028-85100692(版面費、發票和稿費)
E –mail :oee@ioe.ac.cn;gdgc@ioe.ac.cn
網 址:http://www.oejournal.org/J/OEE.html/CN
通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雙流350信箱 《光電工程》編輯部
郵 編:6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