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紡織科技》于1973 年創刊,由上海市紡織科學研究院主辦,上海紡織協會長三角毛紡織分會協辦,在廣大讀者和作者的支持與關心下,為我國紡織行業的發展和
理論研究作出了貢獻。《上海紡織科技》國內外公開發行,已連續八屆被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以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RCCSE 中國核心學術期刊。
《上海紡織科技》一直遵循“面向經濟發展、加強科技交流、傳播新興技術、促進行業發展”的辦刊宗旨,及時傳播、普及紡織學科的前沿技術,報道業界的最新動態,并針對企業生產、產品開發與管理提供思路和方法。重點報道覆蓋整個紡織產業鏈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產品以及管理、經營新理念。“導向性、知識性、實用性”是《上海紡織科技》的報道特色。
本刊設有16個欄目,包括: 特約稿、綜合述評、研究報告、專題論壇、技術講座、經驗交流、工藝研究、產品設計與開發、質量控制、標準與測試、新型設備與器材、節能與環保、
企業管理、技術改造、紡織專利、要聞鏈接。
為進一步提高《上海紡織科技》的辦刊質量,同時本著“求精求專”的辦刊思想,本刊對來稿的內容、篇幅、格式等提出如下要求。
1 獲得國家各級政府獎勵及有基金項目支持的文章優先刊登。
2 文章內容真實,
數據準確,層次清楚,論點明確,語言流暢、規范,無抄襲和剽竊的內容,文責自負。
3 根據文章性質確定文章的篇幅。一般情況下,綜合評述類文章不少于6 000 字,研究論文在5000 字左右。作者通過在線投稿系統http://sfxk.cbpt.cnki.net 或http://tg.cntexcloud.com 投稿,兩者選其一即可。
4 文章的格式通常包括以下幾部分
標題、作者姓名、工作單位、城市和郵編、摘要和關鍵詞,以及上述內容的英文翻譯。此外,還應包括第一作者簡介( 姓名、性別、出生年份、籍貫、職稱或職務、從事的研究工作或研究方向) 。如有通信作者,應提供其電子郵箱。基金項目應注明項目名稱及編號。
摘要要求寫出論文寫作目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數據、研究結果和結論,不應有自我評價。用第三人稱書寫,字數以20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為3~ 8個,中、英文內容應一致。
論文應包括前言或序,主體論述、試驗內容與方法,數據整理及分析,結論。文章的“前言”“序言”等不列為標題,開門見山敘述即可。正文中使用的一級標題的序號為1、2、3、……; 二級標題的序號為1.1、1.2、……,2.1、2.2、……; 三級標題的序號為1.1.1、1.1.2、……,2.1.1、2.1.2、……; 余類推。各級標題均頂頭,題序數目后空一格,但不加標點。
論文正文部分字號為小四號,行距為1.5倍。
文章中的符號、縮略語、數字、公式、結構式等應清楚規范,應采用國際標準計量單位及國家有關標準規定的可以使用的物理量和計量單位,圖表應清晰明確,并配合相應的圖名、表名。
本刊執行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組織參考文獻表。著者應按正文中引用文獻出現的先后順序連續編碼,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在文中相應位置的右上角標出。
幾種主要文獻的著錄格式如下:
(1) 期刊:[序號]作者.題名[J].刊名,出版年,卷號( 期號) : 頁碼.
(2) 專著:[序號]作者.題名[M].譯者.版本.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引文頁碼.
(3) 專利:[序號]專題申請者.專利題名: 專利號[P].公告/公開日期(年-月-日) .
(4) 學位論文:[序號]作者.題名[D].學位授予地址: 學位授予單位,出版年.
(5) 會議文獻:[序號]作者.析出題名: 文集名[C].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6) 標準:[序號]主要責任者.標準名稱: 標準編號[S].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上海紡織科技》的發展進步,離不開廣大讀者和作者的關心與支持。編輯部熱忱歡迎各位作者投稿,來稿請寫清作者的詳細通信地址、郵編、聯系人、聯系電話及電子郵件地址。稿件審稿結果將會在一個月左右以電子郵件形式函復作者,如若長時間收不到回函,請再次聯系本刊編輯部,以免耽誤發稿時間。
感謝您對我刊的支持,歡迎投稿!
《上海紡織科技》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