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展望》在積極刊發符合本刊定位的自由來稿的同時,也通過預報專題選題進行組稿。歡迎踴躍賜稿,并歡迎爭鳴性的研究。其中對應預報選題的來稿,截稿期為該期出版日期三個月前。
2021年第1期:大國競爭已重新成為美國國家戰略的出發點,大國競爭加劇,大國關系出現意識形態陣營化傾向。美對華戰略遏制升級,對俄戰略擠壓加大;歐洲大國及歐盟強化權力政治訴求,美歐矛盾擴大;美大選后的內政外交政策也可能出現新變化。中國需以自身的確定性對沖大國內部和大國關系的不確定性。對中國在新技術領域實力上升的憂心是一些大國對華政策轉變的一大驅動力,折射了新技術對國際關系的影響。“技術民族主義”不斷抬頭,國際科技合作和產業協同網絡斷裂之虞加劇,我們需從交叉學科角度思考新問題。本期擬討論大國關系、新技術與國際關系。
2021年第2期:一些大國正根據綜合國力重新界定自身在國際體系中的地位,并確定其戰略目標,國際秩序面臨重大挑戰。體系主導國的擴容或更替將長期、曲折,霸權大國和傳統大國仍將長期掌握主導權并影響國際秩序,我們需兼顧長期趨勢和當下挑戰兩方面分析問題。中國
發展的外部環境也已出現較大變化,為此需要關注主要戰略方向戰略態勢的新特點、大國地區政策、地緣安全等。本期擬討論國際體系與國際秩序,戰略態勢、地緣政治與外部環境。
2021年第3期:一些大國執政者的“攪局”或屬世界經濟秩序穩定的偶然干擾因素,其隨執政當局的自然更迭或將趨于平息。但偶然中或又隱含必然,我們應全局性分析、把握必然性和今后趨勢,有效開展經濟外交,維護世界經濟秩序穩定,構筑合理的國際經濟規則體系。同時,隨著數字經濟時代加速到來,國際生產格局、創新格局、競爭格局加速重構,數字經濟時代出現的新問題以及漸成體系的全球數字經濟國際管理秩序安排問題值得關注。本期擬討論國際經濟秩序的穩定與維護。
2021年第4期:個別大國經濟行為的政治化導致逆
全球化勢頭上升,開放型世界經濟體系遭遇碎片化危機。從狹義概念看,全球化正在受到沖擊,全球價值鏈分工越深的地區,受到的影響越大。但是從廣義的全球化概念看,狀況或許并不悲觀。當然,全球化本身顯然將因為大環境的變化而出現新特點,這種“新全球化”的特征如何?其支柱、其參與方式等將有何新變化?如何因應?本期擬討論逆全球化、全球化及“新全球化”問題。
2021年第5期:戰略環境的變化使全球治理體系面臨新壓力,在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元化和新科技革命帶來新問題和新挑戰的背景下,國際社會如何形成符合時代潮流、體現公平正義和共商共建共治精神的全球治理觀,如何讓多樣化的治理理念為全球治理提供新思路和新經驗,如何推動全球治理機制的
改革和發展,如何發揮全球治理新動力的作用,提升全球治理能力以應對挑戰和危機?本期擬討論全球治理方面的諸多問題。
2021年第6期:
國際關系研究和國際問題應對,需多視角研究和把握環境變化。當前時期社會心理變化是重要觀測對象,這包括一些國家總體社會心理的變化、更包括廣大年青人群的心理狀況演繹。有關的社會心理結構或正在重塑,并將影響未來國際關系。同時,迄今人們多基于西歐、北美等文明視角討論國際問題,但諸如印度、波斯、斯拉夫、南美等文明看世界的視角同樣應關注,我們需掌握更廣泛范圍的思想和觀念并判斷和應對其國際政治影響。本期擬討論社會心理、多元文明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