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礦與
安全工程學報》是由中國礦業(yè)大學和中國煤炭工業(yè)安全科學技術
學會聯(lián)合主辦的一級學術期刊,原名《礦山壓力與頂板管理》。該刊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美國Ei收錄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tǒng)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中國高校優(yōu)秀科技期刊,中國科學引文
數(shù)據(jù)庫(CSCD)來源期刊,《CAJ-CD規(guī)范》執(zhí)行優(yōu)秀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在線》優(yōu)秀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shù)據(jù)庫來源期刊,同時被中國期刊網(wǎng)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收錄。
刊登主要內(nèi)容有:采動巖體力學理論、采場巖層控制理論與技術、巷道巖層控制理論與技術、煤炭資源綠色開采技術、礦井充填開采與沉陷控制技術、深井開采與沖擊礦壓防治技術、由開采引起的礦井瓦斯及水災防治技術等方向有較高學術水平和實用價值的最新研究成果。本刊優(yōu)先發(fā)表省部級以上基金項目資助的論文。
1.來稿應主題突出、論點明確、論據(jù)可靠、數(shù)據(jù)準確、語言精練,具有創(chuàng)新性。
2.論文組成: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具體至院、系、所)、所在省市及郵政編碼、摘要、5—8個關鍵詞(以上均需中英文表述)、中圖分類號、第一作者簡介、正文、參考
文獻等。
3.題目:應反映文章主要內(nèi)容,一般不用副標題,不超過20個漢字,避免使用非公知的外文縮寫。
4.摘要:應反映文章主要信息,包括研究對象(目的)、研究方法或手段(所用儀器設備、材料)、結果和結論,一般不少于200—300字。
5.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職稱、研究方向、電話、E-mail等。
6.圖、表和公式:文章插圖應清晰、簡明、自明,一般不超過6幅,應有中英文圖序、圖題;表應精選,應有中英文表序、表題;數(shù)學公式應正確無誤,推導過程嚴密,數(shù)據(jù)準確可靠,所采用的量、單位和符號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第一次出現(xiàn)的量、符號應給出物理意義。
7.參考文獻:參考文獻一般應多于10篇,按在文中引用的先后順序標注(加方括號),并在文末按順序列出。作者、譯者、編者不超過3人時全部寫出,超過3人時只寫前3人,后加“等”。外國人名亦采用姓前名后的方式書寫,名用縮寫,且不加縮寫點。未公開發(fā)表的資料不能作為參考文獻。
(1)期刊編排格式(對非英文期刊文獻,先列出原文,再另起行抄錄其英文譯文)
[序號]作者.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2)書籍編排格式 [序號]作者.書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3)論文集編排格式 [序號]析出文獻作者,析出文獻題名[C]/,原文獻作者,原文獻題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起止頁碼.
(4)學位論文編排格式 [序號]作者.題名[D].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份.
(5)譯文編排格式期刊[序號]作者.論文譯名[J].譯者,譯.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書籍[序號]作者.書譯名[M].譯者,譯,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8.得到各類基金項目資助的論文,應在論文首頁標注(基金名稱、編號),并請?zhí)峁┯嘘P批準文件的復印件一份。
9.直接通過網(wǎng)上在線投稿,來稿文責自負,請勿一稿多投!
電話:0516-83885490;83885761
E-mail:gpsc@cumt.edu.cn
網(wǎng)址:http://ckxb.cum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