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東建筑大學學報》是由山東建筑大學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自然科學類綜合性學術期刊(雙月刊)。主要刊登土木工程、建筑學與城市規劃、風景園林學、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市政與環境工程、
管理科學與工程、機械電子工程、信息與電氣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道路與交通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基礎學科(數學、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領域及與理工科相關的商學、法學等領域的學術研究成果,報道相關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和新動態。
2.本刊開設研究論文、綜合述評、工程實踐等欄目,并擬在補白處刊登文摘、科研簡訊、人物介紹、會議信息等對科學研究、生產實踐有參考價值的各種短文。
**研究論文 主要刊發與本刊內容相關的研究成果,并具備以下某一方面的特色:有獨創性研究,具有發展潛力的論文;基于調研的有新意又實用的研究,可信度高,有學術價值的論文;有創新性的理論或實證性的研究,完成度高的論文。
**綜合述評 主要刊發與本刊內容相關的綜述與評論性的論文。這類文章應當包含前人未曾發表過新思想和新資料,還要求作者在綜合分析和評價已有資料的基礎上,提出特定時期有關學科或專業領域的演變規律和發展趨勢。綜述性論文的撰寫要求較高,應具有在某一學科領域的權威性,往往能對所論述學科的發展或研究方向起到導向作用。
**工程實踐 主要刊發與本刊內容相關的施工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計、新方法、經典經驗及有關問題。此類論文一般應提供所研究項目的足夠的素材,原始資料必須準確齊備,使之成為進一步研究的依據。
3.我刊對校內外稿件一視同仁,擇優錄用;對國家級及省部級項目資助論文優先送審,經審稿合格的項目論文優先發表。
4.投稿請登錄我刊網站自動投稿系統,上傳電子稿即可。電子稿只接收Word文檔,不要投寄pdf等其他格式的文檔。為確保聯絡暢通,投稿前作者需進行注冊,請正確填寫相關注冊信息,特別是聯系方式(電話、E-mail等),我們會及時回復稿件處理的進度,作者也可以隨時登錄查詢或電話詢問。
5.稿件的具體
寫作要求請登錄本刊網站首頁,詳細閱讀論文投稿須知和編讀園地中的稿件寫作要點和寫作模板格式。
6. 本刊實行嚴格的專家審稿機制,并實施“雙盲審制度”。
7. 本刊拒絕一稿多投及在國外刊物上以外文曾發表過的稿件,以免影響本刊在國際數據庫的檢索。本刊在收到稿件之日起,3個月內將給予答復,3個月之后作者可自行處理此稿。來稿一律不退,務請作者自留底稿。
8. 稿件文責自負(包括政治、學術、保密等),但編輯部有權進行技術性和文字性的修改。本刊錄用發表的稿件,需要作者轉讓部分版權,有關內容見網站采編系統中版權轉讓協議,如果作者有特殊聲明或要求時請來稿提出書面說明。
9. 學報正刊投稿網站:http://xuebao.sdjzu.edu.cn
學報專輯投稿郵箱:xuebaolw@126.com
通訊地址:濟南市臨港開發區鳳鳴路1000號 《山東建筑大學學報》編輯部
郵 編:250101
聯系電話:(0531)86367365 ,86361133
10. 格式要求
10.1總體要求
(1) 來稿應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獨創性、新穎性、交叉性和前沿性)或應用價值(實踐指導性及增產增效性)。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可靠、層次分明、文字精煉、數據準確,圖、表規范。**研究論文:要求有學術價值或有創新性的理論或實證性的研究論文及具有明顯創新意義的前沿成果。稿件字數8000字以上。**綜合述評 :應當包含前人未曾發表過新思想和新資料,提出特定時期有關學科或專業領域的演變規律和發展趨勢。應具有在某一學科領域的權威性,并具有啟迪性。稿件字數10000字以上。**工程實踐: 實踐工程項目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計、新方法、經典經驗及有關問題。稿件字數7000字以上。每篇稿件控制在10頁以內。上述字數統計均含圖表在內,凡達不到各欄目論文字數要求的稿件不納入收稿范圍。
(2)每篇論文必須包含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及郵政編碼、中英文摘要(200~300字)和關鍵詞(3~5個)、中圖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及第一作者簡介(在讀研究生投稿必須加通訊作者簡介),并在論文首頁頁腳處注明資助論文的科技攻關項目或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3)投稿論文必須為Word格式,單欄排版。
10.2 具體要求
10.2.1 題目:一般中文應控制在20個漢字以內,題目應與論文內容相符。如果論文題目過長, 可列副標題,多以具體項目、單位名以及地名為副標題。英文也不宜超過10個實詞,并且避免使用標點符號。
10.2.2 作者及工作單位:請標明作者的單位全稱(包括部門名稱)、所在省、市名及郵政編碼,單位名稱與省市名之間以逗號分隔。不同工作單位的多名作者(不超過5人),應在工作單位名稱之前加數字序號,并在作者姓名的右上角加注相對應的數字。若首位作者是在讀研究生(需提供導師同意投稿證明,該證明可從本刊網站編讀園地欄目下載),必須添加導師為通訊作者(第二位),其他人員首位作者即標注為通訊作者。通訊作者在其姓名后以上標形式加*號標注。例:
韓英鐸1,王仲鴻1,*,王興2,黃其勵3,蔣建民3
(1.清華大學 電機工程系,北京100084;2.華中電力集團公司,湖北 武漢430027;3.東北電力集團公司,遼寧 沈陽110006)
10.2.3 摘要:一般的科技論文都應盡量寫成報道性摘要,而對綜述性、資料性或評論性的文章可寫成指示性或報道/指示性摘要。研究類、綜述類和工程實踐類論文摘要字數250~300字。
報道性摘要的寫作內容包括:研究依據、目的、意義、試材、方法、結果、結論等,核心是結果與結論。報道性摘要的寫作模式往往是“文章(或研究)基于…,圍繞…,針對…,通過…研究,主要探索了…。結果表明:…;…;…等”。摘要應為250~300字左右。摘要應突出文章創新點,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部分,應具有獨立性與自明性。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對應。摘要不分段,以文字敘述為主,避免使用公式,嚴禁使用圖和表。摘要要用第三人稱,不要使用“本人”、“本文”“作者”、“我們”、“本研究”等作為摘要的主語。
指示性或報道/指示性摘要主要闡述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手段、研究內容和研究結果。
10.2.4 英文:譯出文章題目、前三位作者姓名、工作單位、摘要、關鍵詞。
10.2.5 關鍵詞:是指能代表論文主題面貌與核心內容的關鍵詞語,一般3~5個。地名不能作為關鍵詞。
10.2.6 中圖分類號:依據《中圖分類法》(第五版)標出論文的學科屬性(可來編輯部查注)。
10.2.7 基金項目:在篇首頁以頁腳形式注明收稿日期、基金項目,并注明項目名稱及編號,編號加“()”。審稿合格的基金項目論文優先發表。
10.2.8 作者簡介:在篇首頁以頁腳形式注明第一作者的簡介。內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職稱,學位,主要研究方向,電子郵箱等。在讀研究生投稿,必須加通訊作者簡介,并在通訊作者后加*號,格式同作者簡介。
例:作者簡介:(1968-),女(蒙古族),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建筑結構設計等方面的研究.E-mail:wlm@163.com
通訊作者*:李娜(1968-),女,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建筑結構設計等方面的研究.E-mail:123456@126.com
10.2.9 引言:主要闡述立題依據和理由,說明“為什么”要做本課題。具體包括四個內容:(1)本研究工作的起因和歷史背景。(2)研究的主題、目的、意義、依據。(3)作者對本課題的獨特見解、創新思路等。(4)本研究領域在國內外的最新進展、技術水平、結論成果、存在問題和發展趨勢等。
10.2.10 文章層次號:一律用阿拉伯數字。引言序號為0,正文部分第一層層次號為1,2,3,…;第二、三層次分別用1.1、1.1.1;同一問題的幾個方面用(1),(2),…。
10.2.11 圖表:
(1)地圖實行審核制度:根據《地圖管理條例》和《地圖審核管理規定》要求,論文中涉及的地圖,需報送有審核權的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審核。
下列3種情況地圖不需要審核:直接使用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提供的具有審圖號的公益性地圖;‚景區地圖、街區地圖、公共交通線路圖等內容簡單的地圖;③法律法規明確應予公開且不涉及國界、邊界、歷史疆界、行政區域界線或者范圍的地圖。
部分公益性地圖下載地址:全國或世界地圖下載地址: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標準地圖服務http://bzdt.nasg.gov.cn/index.jsp;天地圖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http://www.tianditu.com/。‚山東省地圖下載地址:天地圖 山東http://www.sdmap.gov.cn/;山東省及17設區市標準畫法圖地址:http://www.sddlr.gov.cn/tplj/sdsgtzytbzdtfw/。
(2)圖、表應有自明性,每個圖和表均應有圖題和表題,圖題在圖之下,表題在表之上。要求線條均勻、大小適中,并放于文中相應的位置;圖片應清楚,層次分明,本刊為彩色印刷,所有圖表皆用彩色。還應注意:
圖、表的設計應能正確反映正文內容,特別是圖中使用的變量符號及其正斜體、大小寫一定要與正文中一致。
‚圖片要求:分辨率為300,盡量使用半欄圖,寬6.5 cm,主線7磅、副線5磅;通欄圖,寬度不超過350px,三個小圖組成的通欄圖,每一個小圖寬5 cm。同一篇文章:半欄圖的長、寬、高一致,通欄圖的長、寬、高一致。
③定圖后,圖中字符一律使用8磅字號,漢字用宋體;數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希臘文用Symbol。圖中符號應區分正斜體。
④坐標圖:軸標于軸線外側居中放置;計量單位用負指數形式表示,與變量符號之間以“/”隔開;有刻度的坐標軸不畫箭頭,無刻度的必須加箭頭;圖的邊框、底紋均去掉;坐標軸的刻度標注要疏密適當、清晰、明確,刻度標注線向內。
⑤圖、表均需設序號。
⑥表格要求三線表格式,列出表題,標清表頭的名稱、符號及計量單位。
10.2.12正斜體:文中應為正體字母的符號,主要指計量單位符號、十進倍數的詞頭符號、數學運算符號、縮寫符號、固定常數、特殊函數符號、標識性的上下標,其余為斜體。
10.2.13論文中首次出現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的名稱后必須附拉丁學名且用斜體,拉丁學名一律用括號括起。
10.2.14符號注釋: 請采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數學式中字母符號的注釋文字請連排,不要分行排.格式如下:
式中:M為力矩,N•m;ρ為體積質量,kg/m3 ;F為力,N。
10.2.15參考文獻:
(1)著錄的參考文獻應精選,只著錄最必要、最新的文獻,尤其是近5年的文獻要占50%以
上,近2年的參考文獻必須有。綜述類論文25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獻不少于5篇,不多于50%),其他論文15篇以上,外文文獻不多于5篇。盡量引用本學科、專業的高水平期刊的文獻,不要引用職業院報類、科普類等刊物的文獻。正規出版和公開發表的讀物資料才可列作參考文獻。
(2)必須在正文中標明參考文獻的引用位置,在引文處以上標“[ ]”等形式標出。
(3)文后參考文獻表應按參考文獻在正文中被引的先后順序排序。
(4)文獻作者應寫足三個后再用等,如:王芳,劉敏,李紅,等.國外作者的姓名,一律姓前名后,姓用全稱并首字母大寫,名用縮寫,不加縮略點。
(5)參考文獻的著錄應項目齊全,特別是文獻為期刊的其年卷期號和起止頁碼一定要齊全。
具體格式及示例如下:
文獻類型標志代碼:普通圖書[M],會議錄、論文集[C],匯編[G],報紙[N],期刊[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數據庫[DB],計算機程序[CP]
電子文獻載體和標志代碼:磁帶(magnetic tape)[MT],磁盤(dise)[DK],光盤(CD-ROM)[CD],聯機網絡(online)[OL]
(1) 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
[序號] 主要責任者. 文獻題名. [文獻類型標識].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序號] 原作者英文名. 文獻題名. [文獻類型標識].主要譯者姓名,后面加“譯”字.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序號] 作者.文獻題名[R].報告地:報告會主辦單位,年份.
[l] 莊茁,柳占立,成彬彬,等.擴展有限單元法[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2] Wolf E L.Principles of electron tunneling spectroscop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3] Jasmin B, Mark S. C++ GUI Qt4編程[M].2版.閆鋒欣,曾泉人,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
[4] 宋揚. 設置鋼筋
混凝土構造柱磚砌體的非線性有限元分析[D]. 貴陽:貴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2006.
[5] 馮西橋.核反應堆壓力管道與壓力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1997.
(2) 期刊文章
[序號] 主要責任者. 文獻題名[J]. 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6] 李正良,徐姝亞,劉紅軍,等.新型裝配式鋼管混凝土柱-鋼筋混凝土梁框撐體系振動臺試驗研究[J].
土木工程學報,2016,49(2):22-30.
[序號] 主要責任者. 文獻題名[J]. 刊名,年,卷:起止頁碼.
[7] Devi P K, Naidu V G. A new finite difference front tracking method for two phase 1-D moving boundary problems [J]. Procedia Engineering, 2015, 127:1034-1040.
[序號] 主要責任者. 文獻題名[J]. 刊名,年(期):起止頁碼.
[8]萬飛, 趙恒, 王琪喆,等. 大斷面
公路隧道穿越接觸帶段施工方案優化研究[J]. 公路, 2017(1):240-245.
(3) 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
[序號] 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 析出文獻題名[C].中文會議舉辦地:中文會議名稱,會議舉辦年:起止頁碼.
[9]辛希孟.信息處理技術[C].北京:信息技術與信息服務國際研討會,1994:16-24.
[序號] 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 析出文獻題名[C].英文會議名稱,會議舉辦年:起止頁碼.
[10]Jia Y, Shelhamer E, Donahue J, et al..Caffe:convolutional architecture for fast feature embedding[C].Proceedings of the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2014:667-675.
(4) 國際、國家標準
[序號] 標準編號 標準名稱[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1] GB 3100—1993,量和單位[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4.
(5) 專利
[序號] 主要責任者.專利題名:專利國別,專利號[文獻類型標志].公告日期或公開日期.
[12] 姜錫洲.一種溫熱外敷藥劑制備方案:中國, 88105607.3[P].1989-07-26.
(6) 電子文獻
[序號] 責任者.題名[文獻類型標志/文獻載體標志].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
[13]江向東.互聯網環境下的信息處理與圖書管理系統解決方案[J/OL].情報學報, 1999,18(2):4-5[2000-01-18]. http://www.chinainfo.gov.cn/periodical/qbxb/qbxb99/qbxb990203.
[序號] 責任者.題名[文獻類型標志/文獻載體標志].(出版時間)[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
[14]蕭鈺.出版業信息化邁入快車道[EB/OL]. (2001-12-19)[2002-04-15].http://www.creader.com/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