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作者和讀者: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是廣東省教育廳主管、廣東技術師范
大學主辦、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編輯出版,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理論性、實踐性和應用性的高校學報。我刊自2017年改版職業教育專刊以來,經過近兩年的
探索和實踐,得到校內外作者和讀者的支持與理解。
2018年我校獲教育部同意更名為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學校將以此為契機,積極謀劃新跨越,努力實現新發展,緊緊圍繞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著眼于職業教育“工作母機”的機制創新,全面加強內涵建設,強化學校發展戰略規劃研究,加快一流技術師范大學的建設步伐,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全力打造南方職教師資培養高地、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高水平職教研究基地、高層次決策咨詢基地、高品位文化建設基地;努力實現學校品牌學科專業有重大突破,高水平科學研究有重大突破,高層次、大師級師資結構有重大突破,力爭實現教學型大學向教學研究型大學的轉變。為了更好地適應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彰顯學校的辦學特色,更好地服務學校科學研究,學科發展、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和教育教學研究,應校內外廣大作者讀者的強烈要求,本刊將從2019年第一期起恢復綜合版(其中第1、2、4、5期為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6期為
自然科學版,全年6期,本刊正在申辦更名《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學報》的事項),雙月刊,逢雙月25日出版,A4開本,1 1 2頁。
本刊恢復綜合版后,將繼續秉承為職業教育服務的初心,在保留教育學研究(職業教育)欄目的基礎上,恢復其它欄目的設置。現將本刊恢復人文社會科學版和自然科學版的用稿欄目及相關要求向各位尊敬的作者和讀者作如下說明:
人文社會科學版:根據需要,設立教育學(職業教育)研究、民族研究、文學研究、語言學、馬克思主義研究、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史學、
法學、藝術與文化等欄目。
自然科學版:涵蓋數學、物理學、計算機與信息科學、電子工程學、智能制造、光電工程、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體育學等學科。
一、稿件內容要求
稿件應符合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特別是對有關國家主權、宗教、民族和港澳臺等敏感問題的表述,應與國家現行政策以及權威、規范的表述相一致。
本刊僅刊登首發稿。稿件應能運用新視角、新方法進行探索,有獨到見解。論文材料詳實,結構產謹,推理嚴密,邏輯性強,文字表達準確流暢。力爭創新性、學術性、實用型、資料性和可讀性相統一。
二、稿件格式規范
1.本刊嚴格執行相關國家標準和規范,請作者按照《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CAJ-CD B/T 1-2006)《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 7714-2015)以及《中國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編輯規范》(修訂版)等著錄論文。
2.本刊遵行國家有關高校學報運行管理法規,并已加入AMLC、SMLC學術不端檢測系統,對文字重復率超過10%以上(含自引率)的文稿不予采用。請作者遵守《著作權法》等國家有關法規,文責自負。
三、特別約定
1.版權聲明
本刊已許可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萬方數據庫等多家資訊機構,以數字化方式復制、匯編、發行、信息網絡傳播本刊全文。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稿發表的行為即視為同意上述聲明。
2.本刊優先錄用基金項目的文章
本刊對選題前衛、見解獨到的上乘佳作和省部級基金項目成果優先錄用,稿酬從優。人文社會科學版的稿件要求正文8000-10000字,自然科學版的稿件要求正文6000-8000字(優秀稿件不受此限制);文末參考文獻一般不少于8個;
3.本刊的投稿郵箱gjsxbsk@163.com。來稿請采用標準電子版(word版),郵件主題格式為:“文章題目(單位+姓名)”。稿內請留下作者聯系方式,以便聯系修改、校對等事宜。編輯部實行三審原則,審稿周期為二個月。
熱誠歡迎校內外的專家學者、科研工作者踴躍投稿,惠賜大作。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