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稿請勿一稿多投,否則后果自負。本刊在不違背作者基本觀點的基礎上有權對采用稿件作必要的文字性刪改,不同意者請在來稿時說明;來稿不退,請自留底稿;若被采用,本刊將電話或E-mail通知作者,不再另發“錄用通知”;3個月內未接到本刊通知者,可自行處理。
二、來稿要求內容充實、論點正確、論據充分、概念嚴謹、邏輯推理嚴密。文稿以3000-5000字為宜,重大論題(特約稿、綜述)可不受字數限制。省部級以上基金資助項目,請作者在首頁地腳處注明該項目屬何種基金資助及資助號碼,本刊將予以優先發表。
三、中文要使用國家頒布的簡化漢字,外文請用印刷體書寫清楚,計量須使用法定計量單位。
四、來稿順序依次為:論文題目、作者姓名、作者所在
城市、作者單位全稱和郵編、中文摘要、關鍵詞、英文題目、漢語拼音的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和摘要及關鍵詞的英文、正文、參考
文獻;另外還要提供第一作者簡介,以下列順序置于首頁頁腳:姓名(出生年月)、性別、職稱、學歷、研究方向。
五、文章題名簡明扼要,一般不超過20個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并須避免使用公式、化學式、字符、非通用的縮略詞;英文題目應與中文題目相吻合。摘要應反映出論文的主要信息,宜用第三人稱表達,不應出現“自我評價”的話,不得重復引言或結論中出現的內容,一般限200字以內,中英文摘要內容要對應。關鍵詞為3-8個,中英文關鍵詞一一對應。
六、正文內的層次序號可采用1…1.1…1.1.1…(1)…①…;引用原文要注明出處。
七、插圖應有圖序與圖名,且置于圖正下方;圖須用電腦繪制(白底黑線),坐標線較繪圖線稍細,物理量/單位符號標示與被標注的坐標軸平行,居中排在坐標軸和標尺的外側;圖幅大小可根據具體情況縮放,字體為6號宋體;物理量符號用斜體,計量單位符號用正體,中間用斜扛隔開,如長度L/m、速度v/km•s-1。
八、表格常采用三線表,必要時附以輔助線,表序與表題居中寫在表上方,字體為6號宋體,表中物理量、單位符號書寫格式與圖中相同。
九、參考文獻置于文末。參考文獻只列出最主要的、參閱過的、正式發表過的文獻。格式如下:
專著——[序號]作者.書名[文獻類型標識碼].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頁碼。
期刊——[序號]作者.篇名[J].刊名,年,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報紙——[序號]作者.篇名[N].報紙名,年-月-日(版次)。
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序號]作者.篇名[A].原論文集編者.原論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頁碼。
文獻類型標示碼如下:專著[M]、期刊[J]、報紙[N]、論文集[C]、學位論文[D]、報告[R]、規范[S]、詞典資料[Z]。
十、本刊已許可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在中國知網(CNKI)及其系列
數據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等收錄,以數字化方式復制、匯編、發行、信息
網絡傳播本刊全文,其作者文章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均用作為作者文章發表、出版、推廣交流(含信息網絡)以及贈送樣刊之用途,本刊不再另行向作者支付著作權使用費及稿酬。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發表的行為即視為同意本刊上述約定并授權本刊行使上述權利。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錄,請在來稿時聲明,本刊將作適當處理。
十一、文稿的著作權除《著作權法》另有規定外,屬于作者,文責自負。
十二、來稿請附上作者通訊地址、聯系電話和E-mail地址。為提高辦刊效率,本刊一律使用電子郵箱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