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商研究》是由中南財經政法
大學主管、主辦的法學學術性理論期刊,1957年創刊,1986年復刊,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熱誠歡迎廣大法學理論工作者、法律實務工作者和法學愛好者等賜稿。
我刊堅持以質取文,以學術質量為硬標準,實行符合學術期刊慣例的專家匿名審稿制度。
我刊特別歡迎選題新穎、見解獨到、論證充分、邏輯嚴密、語言規范以及具有理論價值和
實踐指導意義的法學學術論文,包括瞄準重大社會現實和法學基礎理論的
創新性成果,綜述研究進展、推介理論
新知的評述性成果,反映交叉學科以及跨學科研究進展的新成果,立足社會實際、反映法治實踐問題的實證類成果。我刊設置有“法治熱點問題”“法學爭鳴”“
法學論壇”“法律適用”“國際法與比較法”等固定欄目,并適時增設其他新的欄目,以適應學術發展之趨勢。歡迎廣大作者有針對性地投稿。
為提高編校效率,加快稿件處理進度,來稿應符合下列要求,否則將影響投稿的有效性和稿件的采用:
1.作者獨立署名,不接受聯合署名稿件,也不接受作者署其任何兼職單位;作者簡介應包含姓名、所在單位詳細名稱、具體職稱(職務)和學位、具體地址及郵編等信息,不署其任何兼職單位和兼職職務。
2.基金項目成果保留項目名稱及編號,一般的致謝詞原則上不予保留。
3.摘要能明確、客觀地反映文章的主要內容與觀點,文句連貫,長度以300字左右為宜,請勿寫成文章結構介紹、自我評價或文章引言,摘要中不要出現“本人”“本文”及類似表述。
4.來稿注釋采用腳注形式,注釋序號置于標點符號之后。
5.注釋完整規范,至少包括文獻著者(編者)、譯者及其國別、題目、出版單位、出版時間(及雜志出版期號)、所引內容所在頁碼等信息;外文注釋從其原有體例,盡可能避免中外文混用;我刊積極倡導引用正式出版物,如確有必要引用網絡文獻的,請注明詳細網址及訪問時間。中文文獻題名請使用書名號;引文出自報刊的,請勿出現“載”“載于”等字樣。
我刊采用中國知網“期刊協同采編系統”(http://fsyj.cbpt.cnki.net),各位作者請在該系統注冊后按要求進行投稿,切勿寄給編輯個人。
我刊提倡一稿專投,反對一稿多發和抄襲、剽竊等侵權行為,凡已在公開出版物、互聯網上發表的文章,一律不予采用,因此給我刊帶來不良后果的,我刊編輯部將采取必要措施。
由于我刊編輯部人力財力有限,所有來稿一律不退,請作者自留底稿。在投稿3個月后,未接到采用通知的,作者可另行處理。在投稿期間,作者可以通過中國知網“期刊協同采編系統”查詢稿件處理進度。
對擬采用稿件,在尊重作者原意的前提下,我刊編輯部有權做技術性修改或處理,不同意的,請在投稿時聲明。
我刊編輯部對所發表的文章享有1年專有使用權,包括以文集、數字等形式出版發行,其期限從稿件正式發表之日起計算。作者自文章發表之日起6個月內未經我刊許可,不得結集出版或在互聯網上發表;在其他出版物或互聯網上發表、轉載的,須特別注明“本文首發于《法商研究》某年某期”。我刊已編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及中國知網,作者的各種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給付。作者如不同意上述約定,請書面聲明,以便我刊編輯部作適當處理。
《法商研究》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