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刊物簡介
《催化學報》是中國化
學會催化學會會刊, 由中國化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主辦, 科學出版社與 Elsevier 出版社出版, 1980 年創刊, 現為月刊. 主要報道能源、環境、新材料、多相催化、均相催化、生物催化、光催化、有機化工、電催化、表面化學、催化動力學等學科領域的基礎性和應用基礎性的最新研究成果.
《催化學報》自2001 年起所發表文章全部被美國《科學引文索引 (擴展版)》(SCIE) 收錄, 其最新SCI影響因子為2.813 (見美國科睿唯安公司2017 年6 月公布的《期刊引證報告》). 自2006 年起《催化學報》與 Elsevier 出版社合作在 ScienceDirect 網絡平臺上出版英文電子版(國際版), 該國際版文章全部被 EI 收錄. 《催化學報》是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
為進一步促進催化領域的國際學術交流, 提高中國催化研究在國際上的
影響力, 《催化學報》錄用稿件將全部以英文全文形式發表, 為兼顧國內讀者習慣, 并保持期刊的中國特色, 全文后附英文文章的擴展版中文摘要. 電子版全文在Elsevier出版社 ScienceDirect 網絡平臺上出版.
2. 欄目設置
2.1. 綜述 (Review)
以作者自己的研究工作為基礎, 權威地、系統地、公正地評述相關領域最新進展, 提出該領域尚未解決的問題, 并對未來
發展做出較深層次的展望.
2.2. 快訊 (Communication)
快速簡要地報道
創新性顯著、學術意義重大的研究工作的核心內容. 全文不超過4000個英文單詞(4 個印刷面).
2.3. 論文 (Article)
報道創新、系統、完整的研究工作.
2.4. 亮點 (Highlight)
簡明客觀地點評國際國內高影響力期刊近期刊登的熱點研究工作及相關學科的發展方向, 以第三人稱角度撰寫. 全文為 2000 個英文單詞左右 (2 個印刷面), 可以包括必須的原文圖表及公式, 但不要重述原文中的復雜細節. 主要由本刊特邀國內外知名學者撰寫, 也接受自由投稿.
2.5. 視角 (Perspective)
針對某一研究領域的最新發展進行簡短述評, 對該領域的發展趨勢進行關鍵性評價, 而不是對文獻的簡單總結, 以第三人稱角度撰寫. 全文為 1500–4500 個英文單詞 (2–5 個印刷面), 可以包括必須的原文圖表及公式, 但不要重述原文中的復雜細節. 主要由本刊特邀國內外知名學者撰寫, 也接受自由投稿.
2.6. 觀點 (Viewpoint)
針對某一研究領域的全局進行簡要描述, 對該領域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 并對可能的發展目標和方向進行評價, 以第三人稱角度撰寫. 全文為 2000–5000 個英文單詞 (3–6 個印刷面), 可以包括必須的原文圖表及公式, 但不要重述原文中的復雜細節. 主要由本刊特邀國內外知名學者撰寫, 也接受自由投稿.
3. 文稿撰寫
3.1. 文章頁面布局
稿件請使用Microsoft Word
軟件排版, A4 紙, 通欄, 左、右、上、下頁面邊距均為 1.27 cm. 正文小四字號, 1.5 倍行距, 兩端對齊, 英文字體 Times New Roman, 中文宋體. 全文圖片為嵌入式. 表格為三線表, 不可用換行代替單元格, 表格中文字可使用小些的字號以減少文字轉行. 全文均不使用頁眉、腳注、尾注、交叉引用及分節符. 圖表插入在正文出現的段落之后或之前, 不可以用換行強行斷開段落內文字.
3.2. 文章書寫順序
綜述: 英文文題, 作者, 單位, 摘要, 關鍵詞, 收稿日期及聯系人和基金資助項目, 前言, 主體 (分節, 標題自擬), 結論與展望, 致謝 (可選),參考文獻(建議80 條以上), 圖文摘要, 中文文題, 中文作者, 中文單位, 擴展版中文摘要, 中文關鍵詞, 中文收稿日期及聯系人和基金資助項目.
快訊: 英文文題, 作者, 單位, 摘要, 關鍵詞, 收稿日期及聯系人和基金資助項目, 正文 (不分節), 致謝 (可選), 參考文獻(建議15條左右), 圖文摘要, 中文文題, 中文作者, 中文單位, 擴展版中文摘要, 中文關鍵詞, 中文收稿日期及聯系人和基金資助項目.
論文: 英文文題, 作者, 單位, 摘要, 關鍵詞, 收稿日期及聯系人和基金資助項目, 前言, 實驗部分(分節), 結果與討論(可以合并也可以分開, 分節), 結論 (不分段), 符號說明 (可選), 致謝 (可選), 參考文獻(建議25條以上), 圖文摘要, 中文文題, 中文作者, 中文單位, 擴展版中文摘要, 中文關鍵詞, 中文收稿日期及聯系人和基金資助項目.
亮點: 英文文題, 作者, 主體 (不分節), 聯系人及單位和基金資助項目, 參考文獻(建議6條左右), 圖文摘要, 中文文題, 中文作者, 中文單位, 擴展版中文摘要, 中文關鍵詞, 中文收稿日期及聯系人和基金資助項目.
視角: 英文文題, 作者, 主體 (可分節), 聯系人及單位和基金資助項目, 參考文獻(建議不超過20條), 圖文摘要, 中文文題, 中文作者, 中文單位, 擴展版中文摘要, 中文關鍵詞, 中文收稿日期及聯系人和基金資助項目.
觀點: 英文文題, 作者, 主體 (可分節), 聯系人及單位和基金資助項目, 參考文獻(建議不超過30條), 圖文摘要, 中文文題, 中文作者, 中文單位, 擴展版中文摘要, 中文關鍵詞, 中文收稿日期及聯系人和基金資助項目.
3.3. 文題
文題應以新穎獨特的邏輯文字組合準確地反映研究工作的內容實質和特點, 文題要求簡潔而信息量豐富, 中文標題一般不超過 20 個字并與英文標題一致, 文題經常用于檢索系統, 盡可能不使用不常見或同行不熟悉的縮略語、符號和分子式.
3.4. 英文摘要及關鍵詞
英文摘要敘述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 不加評論和補充說明, 內容充實, 充分反映文章新意和主要信息, 與正文相符. 英文摘要應對研究方法和關鍵實驗操作等進行描述, 重要的實驗結果給出具體數據. 摘要不應有圖、表和化學結構, 不用非常規符號和術語. 縮略語、略稱、代號, 除非其它專業讀者也能清楚地理解外, 在首次出現時須加以說明. 英文摘要長度為 200–400 個英文單詞, 關鍵詞數量為 5–8 個.
3.5. 聯系人及基金資助項目
在英文關鍵詞和中文關鍵詞后分別用英文和中文注明通訊聯系人的電話、傳真和 E-mail, 課題受資助基金的名稱 (按相應基金管理辦法中規定的中英文標準名稱書寫) 及批準編號.
3.6. 前言
前言應充分說明研究工作的背景、意義、本文擬解決的問題、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引出重要文獻, 全面評述相關研究工作, 突出本工作的重要性和創新性, 不要忽視國內同行的工作. 前言中不描述實驗結果. 對于作者本人的系列工作, 應引用已發表文獻以保持信息的完整性.
3.7. 實驗部分
實驗部分描述應詳細以利于他人重復實驗. 催化劑應給出具體的組分及含量, 如涉及保密, 請先申請專利, 待專利批準后再發表文章. 實驗用到的主要試劑應在該試劑在文中第一次出現時給出生產廠商及純度規格, 主要儀器應給出儀器的生產廠商、國別、型號及儀器的完整名稱. 試劑和儀器一般不單獨列為一節. 理論計算應交代計算所用程序、計算步驟、方法及所用參數.
3.8. 圖表
圖表應具有自明性, 標題和注釋文字須包含實驗對象、方法和條件等內容. 圖表數目宜精簡, 同一組數據不能重復出現在不同的圖表中. 圖表中第一次出現的縮寫詞或樣品代號應在圖注或表注中給出全稱或解釋. 圖表應緊隨其在正文中出現的段落之后或之前, 不可為了放置圖表而用換行強行斷開段落內文字, 也不要集中將圖表排在正文之后.
所有圖片均須為高清晰度圖片, 以嵌入式插入正文后調整到實際刊出尺寸. 本刊單欄寬8.4 cm, 通欄寬17.5 cm. 為節省版面, 圖片盡量采用單欄尺寸(圖寬8.0–8.4 cm), 圖中內容應排列緊湊, 少留空白.
曲線圖采用Origin軟件按實際刊出尺寸制作, Origin參數如下: 拷出頁面為原頁面大小的百分比(Page Ratio)為 100, 顯示比例(Display Fixed Factor)為 1, 數據線的粗細(Line Width)為 0.4, 數據點的大小(Symbol Size)為 3, 坐標軸的粗細(Axis Thickness)為 0.3, 主刻度的長度(Major Tick)為 3, 字體(Font)為Times New Roman, 字號(Point)為 9.
化學結構式采用ChemDraw軟件制作, 參數如下: Chain angle 120, Bond spacing 18%, Fixed length 14.4 pt (0.508 cm), Bold width 2 pt (0.071 cm), Line width 0.6 pt (0.021 cm), Margin width 1.6 pt (0.056 cm), Hash spacing 2.5 pt (0.088 cm), Font Times New Roman, Font style Regular, Font size 10 pt.
電鏡照片的分辨率應 ≥ 600 dpi, 照片上儀器輸出的標尺和文字應清楚 (若不清楚則應重新輸出). 請采用Microsoft PowerPoint軟件進行照片組合及在照片中添加文字、標尺和其他符號. 字體采用Times New Roman, 各電鏡圖上字號一致, 數字與單位之間空一格, 物理量用斜體, 將所有元素組合后, 復制粘貼到Word文件中.
組合圖 (如圖文摘要圖)請采用Microsoft PowerPoint軟件制作. 組合圖中的矢量圖 (如曲線圖和結構式)可從繪圖軟件中復制粘貼到PowerPoint文件中并可雙擊打開進行編輯), 組合圖中的位圖 (如電鏡照片)須用高清原始圖片 (分辨率 ≥ 600 dpi)插入到PowerPoint文件中, 用文本框添加文字, 將所有元素組合后復制粘貼到Word文件中.
所有圖片在稿件錄用后均須提供可編輯修改的原始圖文件(如PowerPoint文件)或可從正文中雙擊打開進行編輯.
綜述稿件中的圖通常取自原始文獻, 請向原始文獻的出版商索要引用授權, 在英文圖題中注明文獻序號并按照文獻出版商的要求注明版權歸屬. 所引用的圖片須盡量清晰, 以保證印刷效果. 作者可從相應出版商數據庫中下載高清pdf文件, 將圖片放大到全屏后截圖, 也可從文獻印刷版中以高分辨率掃描成JPG圖片, 或可向文獻的通信作者去信說明引用情況并索要高分辨率圖片.
3.9. 結果與討論
結果與討論可放在一起或分成兩個部分. 應在仔細分析實驗數據和比較文獻結果的前提下, 對所得實驗結果進行充分、深入、富有啟發意義的討論, 并給出合理的推論或結論, 不要僅僅羅列實驗結果, 要將實驗結果與表征結果深度關聯. 反應機理的提出和討論要有可靠的實驗依據, 不可臆斷.
3.10. 物理量、計量單位及其符號
按 GB 3100–3102-93 的有關規定執行, 本刊常用的物理量及單位的符號用法如下.
物理量符號 (斜體): 濃度用小寫 c, 壓力用小寫 p, 攝氏溫度用小寫 t 或θ, 熱力學溫度用 T, 產率 Y, 選擇性 S, 轉化率 X, 結合能 Eb, 化學位移δ, 質量比 m/m, 體積比 V/V, 摩爾比 n/n, 質量分數 w, 體積分數φ, 摩爾分數 x.
單位符號 (正體): 秒 s (不用 sec), 分鐘 min, 小時 h (不用 hr, hrs), 天 d (不用 day), 濃度 mol/L (不用 M 或 N), 壓力 Pa (用 atm, Torr 或 bar 者請換算為 Pa), 轉速 r/min (不用 rpm), Å 換算為 nm, 化學位移的單位是 1 (可不寫, 用 ppm 者應去掉 ppm). 以 ppm, ppb 等表示某物質的含量是不確切的, 應根據具體情況改為質量分數 w (%), 體積分數φ (%), 摩爾分數 x (%) 或質量濃度 (g/mL) 等.
數值與單位之間留一空格, 如 20 min. 兩種物質之比應注明是質量比、摩爾比還是體積比. 溫度單位在同一篇文章內統一用 K 或 oC.
3.11. 結論
結論是對全文工作的重要總結, 是結果與討論中關鍵問題的進一步澄清和延展, 而非結果與討論中要點的簡單重復, 更不應與摘要雷同. 結論可包括本文實驗結果揭示的原理和普遍意義、與以往文獻工作的異同、未能解決的問題以及對進一步工作的建議和深刻的展望. 結論中不分段, 也不用數字編號.
3.12. 致謝
作者可對文章做出過貢獻的組織或個人予以感謝. 本單位所作的常規分析表征測試通常不致謝. 基金項目因已在文章首頁注明, 不再在致謝部分出現.
3.13. 參考文獻
凡論及他人工作和觀點時均應引出參考文獻. 為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 提高中國學術期刊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進而真正提高中國科學研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及話語權, 應注意合理引用國內期刊發表的有關先行工作及相關研究. 本刊采用順序編碼制. 未公開發表的和作者未親自閱讀的文獻資料請勿引用. 在正文中提到文獻作者時只須寫出第一作者的姓氏, 多于一位作者時后加“et al.”, 文獻編號不上標, 如“Munroe et al. [3]”. 在文后參考文獻表中, 按順序寫出全部作者的姓名, 名前姓后, 姓氏用全稱, 名字部分用縮寫, 期刊名縮寫, 縮寫詞均加縮寫點. 書寫格式和示例如下:
① 期刊: 作者, 期刊名 (斜體), 年 (加粗), 卷 (期), 起始頁–終止頁. 一般情況下不需要給出期號, 但若期刊的頁碼每期都從第 1 頁開始 (即當年頁碼不累計), 則需保留期號.
[1] L. Pan, J. W. Zhang, X. Jia, Y. H. Ma, X. W. Zhang, L. Wang, J. J. Zou, Chin. J. Catal., 2017, 38, 253–259.
[2] M. D. Krcha, K. M. Dooley, M. J. Janik, J. Catal., 2015, 330, 167–176.
② 專著: 編著者, 專著名 (斜體), 版次 (初版不寫), 譯者, 出版者, 出版地, 出版年 (加粗), 起始頁–終止頁.
[1] P. W. Selwood, Chemisorption and Magnetization, 2nd ed.,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1975, 26–31.
[2] J. M. Thomas, R. M. Lanbort, Characterization of Catalysts, Z. T. Huang transl.,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Beijing, 1987, 160–165.
③ 專著析出文獻: 在專著的著錄格式前加“作者, in: ”
[1] S. Gao, Z. W. Xi, in: S. T. Oyama ed., Mechanisms in Homogeneous and Heterogeneous Epoxidation Catalysis, Elsevier, Amsterdam, 2007, 429–448.
[2] Y. Z. Fang, Y. Lu, in: Proceedings of the 12th Chinese National Youth Congress on Catalysis,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2009, 84–85.
④ 專利: 作者, 專利國別 專利號, 年 (加粗).
[1] L. K. Frevel, M. Mich, US Patent 3 657 310, 1972.
[2] X. L. Qi, X. Y. Liu, G. Chen, CN Patent 1 198 404, 1998.
⑤ 學位論文: 作者, [MS/PhD Dissertation], 出版者, 出版地, 出版年 (加粗), 起始頁–終止頁.
[1] Y. Zhuang, [PhD Dissertation], Nankai University, 2012, 56–62.
3.14. 圖文摘要
文章首次投稿時須提供能夠體現文章主旨及亮點的英文圖文摘要并附于參考文獻后. 圖文摘要內容包括: 英文文題, 英文作者姓名, 英文作者單位(只給出學校或研究機構的名稱, 不需要院系和實驗室名稱以及城市郵編等, 兩個以上單位之間加分號), 文字描述部分(不超過35個英文單詞, 文字應重新組織, 言簡意賅并避免與正文中的摘要完全相同), 彩色圖一張.
圖文摘要中的彩圖可以是示意圖、模型圖、結構式、反應式和曲線圖等, 可以在彩圖中適當增加醒目的文字說明. 彩圖必須是新設計的, 不可與正文中的圖完全相同, 并應避免簡單地僅放上原稿中的一兩張電鏡圖、一個方程式或一兩個曲線圖. 彩圖應設計精巧美觀, 形象生動, 色彩斑斕、醒目, 布局協調, 體現創意, 充分展示文章主旨并與文字部分相互呼應. 彩圖的總寬度為6–15 cm, 總高度為4–6 cm, 總面積不超過50 cm2. 一個好的圖文摘會充分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及好奇心. 彩圖建議采用Microsoft PowerPoint制作, 文章錄用后須向編輯部提供可編輯修改的原始圖文件及PowerPoint文件.
3.15. 擴展版中文摘要
文章首次投稿時須提供擴展版中文摘要, 該中文摘要應全面而精煉地介紹文章內容, 是全文內容的提煉和濃縮, 具體包括: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實驗方法、結果、討論和結論, 總長度為 1000–1200 個漢字, 分清段落, 不涉及圖表和參考文獻, 中文摘要內容尤其所提及的數據應與英文正文一致.
3.16. 支持信息 (Supporting Information)
提供支持信息(Supporting Information)是目前某些領域國際期刊經常采用的出版方式, 本刊正式發表的文章提供支持信息功能. 作者首次投稿時若包含支持信息, 可將其作為一個獨立文件與稿件同時提交以方便審稿. 支持信息文件中應包含文章題目和作者姓名, 撰寫應簡潔明了, 所有圖表須有標題且足夠清楚, 圖表要求見3.8節.
4. 稿件投稿、審理與發表
4.1. 投稿
為鼓勵高水平研究工作的快速發表, 2018年本刊所有來稿均不收審稿費和版面費等一切費用, 稿件發表后也不付作者稿酬.
本刊目前只接收網絡投稿. 投稿前請先登陸本刊網站查看《利益沖突聲明書》中的內容, 在線投稿時系統會要求作者就相關問題進行選擇或填寫. 《催化學報》采用國際通用的ScholarOne投審稿系統, 請打開鏈接https://mc03.manuscriptcentral.com/cjcatal, 通過您的E-mail在系統上注冊, 獲得用戶名和密碼, 并按網站提示步驟投稿. 投稿時須在線提交投稿說明(Cover Letter)和支持信息(Supporting Information, 可選). 在Cover Letter中說明擬投稿的欄目、稿件的主要內容、創新性和價值以及稿件的相關情況(如: 稿件是否涉密, 是否一稿多投, 是否有Supporting Information及其簡單描述, 是否曾經被本刊退稿后重投等). 若是本刊退稿修改后重投須提交修改說明, 并附上原稿件稿號、審稿意見及對審稿意見的逐條答復等. 請同時在Cover Letter中推薦至少3位審稿專家, 提供其工作單位信息和電子郵箱地址.
對于國際著名催化相關期刊的退稿, 如果其創新性較強, 學術質量較高且至少有一位審稿專家評價很好, 本刊非常鼓勵作者將其投到《催化學報》, 并為其開辟快速處理通道. 作者需將相應的審稿意見及意見答復等材料一并提交到本刊, 本刊主編/副主編將直接決定(或只送一位外審專家評審)是否錄用, 以便以最快速度發表.
投稿須征得所有署名作者同意, 學生投稿須先征得導師同意; 投稿作者必須在系統中填寫所有作者的聯系信息(全名, 電子郵箱, 單位名稱, 通訊地址), 投稿作者有義務通知所有作者相應的投稿情況. 稿件提交后, 原則上不再變更作者和單位署名. 如特殊情況下確需變更, 須由通訊聯系人提出變更申請并同時提供以下材料: (a) 作者變更原因; (b) 經所有作者同意的, 以電子郵件、傳真或信件的形式提出的增加、刪除或作者順序調整的請求.
我刊刊發的文章被文摘類刊物及檢索機構 (如 Clari-vate Analytics ISI、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和中國學術期刊文摘) 無償收摘, 全文電子版在我刊網站和網上期刊全文數據庫 (如北京萬方數據庫、清華同方中國知網和Elsevier ScienceDirect平臺等) 發布, 不支付作者稿酬, 作者如有異議請來信說明, 否則視為同意.
4.2. 審理
投稿后主編/副主編會對稿件的學術質量和創新性等方面進行初步審查, 對于沒有達到《催化學報》質量要求的稿件將盡快予以退稿, 以免耽誤作者改投其它刊物.
對于通過初審的稿件, 將以最快的速度送給 2–3 位專家評審, 待審稿意見返回后, 主編/副主編將結合外審意見, 決定稿件修改、錄用或退稿. 若稿件修改, 作者將收到修改通知, 作者按修改通知中的要求和評審意見對稿件進行修改后, 在線提交到投稿系統中. 主編/副主編將根據稿件的修改情況決定是否再修改、復審、錄用或退稿. 稿件評審時間一般為 4–8 周, 對不宜刊用的稿件會盡快 E-mail 通知作者.
予以接受發表的稿件作者須按編輯部要求下載《版權轉讓確認書》, 填寫后, 由通訊聯系人 (文章的學術負責人) 簽字并掃描成電子文件上傳到投稿系統中.
4.3. 發表
文章發表前編輯部會請英語為母語的專家對英文稿件進行語言修改潤色并對文字及圖表和文獻進行編輯加工, 之后返回作者進行確認和修改, 修改稿返回后, 編輯部對稿件進行排版和校對, 之后 通過 E-mail 寄送作者文章清樣 (PDF 格式). 作者在收到清樣后須在48小時內返回校對意見.
作者返回清樣后文章將在本刊網站“在線預覽”(ASAP)欄目中發表, 以便稿件能盡早地被讀者參考和引用(讀者可以通過引用DOI號對這些文章進行引用, 格式為“作者姓名, Chin. J. Catal., 2018, DOI號.”). “在線預覽”欄目中的文章尚未付印, 頁碼尚未確定, 作者仍可以進一步對其校對以發現其中的疏漏并進行修改. 待文章頁碼確定后作者將收到電子抽印本并對文章進行最后一次校對. 付于印刷后文章將出現在網站的“當期目錄”(Current Issue)欄目中, 表明稿件的整個出版流程已經完成. 稿件發表后, 將贈送國內作者當期《催化學報》2 冊.
在上述投稿和稿件審理及發表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 請與本刊編輯部聯系.
電話: (0411)84379240
電子郵件: cjcatal@dicp.ac.cn
主頁: http://www.cjcatal.org
與Elsevier合作國際版主頁:
http://www.journals.elsevier.com/chinese-journal-of-catalysis
國際版全文: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18722067
在線投審稿網址:
https://mc03.manuscriptcentral.com/cjca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