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創刊于1986年,是教育部主管、華東理工大學主辦的人文社會科學類綜合性學術期刊,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全國高校百強社科期刊。本刊倡導聚焦于國情的問題意識、前沿的理論探討、扎實的實證研究,尤其歡迎青年學者和博士生扎實的定量和質性研究論文。本刊設有下列重點欄目,誠請學界同仁不吝賜稿:
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理論,反映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理論的新闡釋、新思想、新
實踐的優秀成果。社會工作,強調前沿交叉、干預研究和理論探討。社會學,重點聚焦于發展社會學、空間社會學、城鄉社會學、社區社會學等議題的研究。城市治理,圍繞風險與
安全、基層治理、城鄉規劃、城市治理國際比較等熱點問題的研究。社會政策研究,社會政策的最新理論、發展型社會政策、大健康政策、環境政策,以及政策研究的前沿動態與國際比較。公共經濟學,公共經濟
學理論前沿、公共產品理論與政策、財稅制度,以及
國家治理等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空間經濟學,空間經濟學(新經濟地理學)理論前沿、城市與區域經濟理論與政策、空間統計與空間計量經濟學方法模型及其應用,以及城市群與(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新城新區(臨港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產業升級與空間結構優化等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
社會科學前沿,倡導新學科、新理論、新方法,以及聚焦于前沿問題的跨學科交叉研究。全球化,包括國際移民、企業國際化戰略等前沿議題的研究。
本刊對來稿的格式要求及其他說明如下:
一、來稿須未曾在任何公開出版物或網站上發表過,字數以8000~15000字為宜,并附帶中文摘要(300~400字)、中文關鍵詞(3個以上)、英文題目、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籍貫、工作單位、職稱、研究方向等)。基金項目類文章務請注明項目名稱和編號。
二、本刊注解采用腳注(頁下注),不用夾注,用阿拉伯圈碼數字(①②③……)統一編碼,編碼置于引文右上角。文末不列參考文獻,具體格式舉例如下。
1.中文標注
(1)著作:作者/著作名/出版者/出版年/頁碼
張仲禮:《中國紳士》,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頁。
熊月之主編:《上海通史》第3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75頁。
(2)期刊、報紙:作者/篇名/報刊名/年期或出版日期
俞宣孟:《論中國哲學形而上學的精神》,《社會科學》2007年第4期。
(3)析出文獻:作者/析出篇名/文集編者/文集題名/出版者/出版年/頁碼
陳耀庭:《宗教》,載陳伯海主編《上海文化通史》上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版,第1099頁。
2.外文標注
(1)著作:作者/書名(主體詞首字母大寫)/出版地點及出版機構/出版時間/頁碼。
Stephen V.Ward, Selling Plcae: The Marketing and Promotion of Twons and Cities, 1850-2000.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Publish Press, 1998, p.92.
(2)期刊、報紙:作者,文章名,報刊名,卷期號,出版時間,頁碼。
Gar Jefferson, Thomas Rawski,“Enterprise Reform In China's industry”,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01.4, No.2,1994, pp.47-70.
三、來稿可直接將電子文本發送至本刊投稿郵箱:xuebao@ecust.edu.cn。
四、本刊有權對來稿做文字性刪改,有特殊要求者請在來稿時注明。
五、本刊堅持擇優錄用的用稿原則,不收版面費;稿件如被采用,即付稿酬并贈送樣刊。作者在發出稿件后的三個月內未接到用稿通知,可自行處理。
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編輯部
202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