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準(新廣出審[2014] 950號),《浙江青年專修學院學報》從2015年第1期起更名為:《青少年研究與
實踐》。《
青少年研究與實踐》由共青團浙江省委主管,浙江省團校主辦,浙江省
青年研究會、浙江省青少年研究中心、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心協辦,是研究當代青少年群體特征、
探索青少年工作特點及規律的專業學術理論期刊。
本刊為季刊,大16開,96頁,每季度的第一個月中旬出版。主要欄目包括:流動·留守青少年、就業·創業、共青團建設、少先隊工作·校外教育、社會工作·志愿服務、青少年廣角。熱忱歡迎國內外學界同仁惠賜佳作,稿酬從優。
此外,為實現雜志編排格式的統一和規范,投稿時,敬請作者注意以下事項:
一、以6000字-10000字為宜。稿件用Word格式排版,并以電子郵件方式投送。
二、應提供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工作單位、職稱職務(在讀研究生需注明攻讀博士或者碩士學位、年級、專業方向)、研究方向及詳細的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信箱等,并統一放于文后。
三、文章標題一般在20字以內,并提供不超過300字的摘要、3-8個關鍵詞。標題應附上相對應的英文翻譯。
四、注釋、參考
文獻一律執行新版國家標準《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 7714-2015)的規定。凡對專用名稱及不需要或不便于放在正文中的解釋性或說明性內容,以注釋形式依次列于頁末(腳注),用①、②、③……標示;凡采用他人的觀點與成說,以詳細文獻出處作為參考文獻依次列于文末(尾注),用[1]、[2]、[3].….標示。正文內標注應與注釋或參考文獻前后對應,以上標形式標于文中引用文后,如注釋中的①②、參考文獻中的[1][2]。
多次引用同一著作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獻時,標注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
文獻類型標識:[M]為圖書,[J]為期刊,[N]為報紙,[C]為論文集、會議錄,[D]為學位論文,[R]為報告,[S]為標準,[EB]為電子公告。
示例:參考文獻
專著:[1]薩特.存在與虛無[M].北京:三聯書店,1987:143-251.
期刊:[2]何齡修.讀顧誠《南明史》[J].中國史研究,1998,13(3).
報紙:[3]謝希德.創造學習的新思路[N].人民日報,1998-12-25(10).
電子文獻:[4]傅剛.大風沙過后的思考[N/OL].北京青年報,2000-04-12(14)/2005-07-12.http://www.bjyouth.com.cn/Bqb/20000412/Gb/4216%5ED0412B1401.htm.
五、凡屬國家級或省部級科研基金項目的成果,請注明項目名稱和編號。同等條件下,此類稿件優先予以刊用。
六、對擬刊用稿件,本刊有權進行必要和適當的文字性修改。作者如不同意,請在稿件上注明。
七、來稿一律不予退還,請作者務必自留底稿。稿件寄出2 個月后未收到用稿通知或電話回復,作者可自行處理。
八、本刊已入編《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同時加入中國期刊網、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等數字化期刊群、維普期刊資源整合服務平臺和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數據庫,作者如不同意將文章收入相關數據庫,請在來稿時予以說明。
九、投稿郵箱:zjqn188@126.com
聯系電話:0571-88085632;88803897
《青少年研究與實踐》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