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創辦以來,《西部蒙古論壇》發表了大量有關西部蒙古歷史地理、社會經濟、民族關系和現實問題方面的論文和資料,有力地促進了蒙古學的
發展,起到培植蒙古學研究新秀的園地作用,開拓了各民族專家、學者相關研究學術對話渠道,從而被國內外研究
中國蒙古學的各民族學界同仁所矚目,為從事社會科學的相關各界人士所重視。隨著日益增強的學術影響力,《西部蒙古論壇》已成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
數據庫》全文收錄來源期刊,以及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中國知網(CNKI)期刊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和“中國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等網絡和紙質媒體收錄。不久又入選“2018年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A刊擴展期刊。所以,向本刊投稿并錄用的稿件,將一律由編輯部統一納入網絡和紙質媒體,提供互聯網信息服務。凡有不同意者,請作者另行處理。本刊所付稿酬包含刊物內容上網服務報酬,不再另付。
本刊所刊發稿件的學科范圍以涵蓋西部蒙古歷史地理、宗教文化、社會經濟、文學藝術、語言文字以及相關民族關系史的研究為主,并積極追蹤和力求選用國內和國際蒙古學前沿性研究成果和學術熱點文章。由于我國西部蒙古在西域以及中亞地區歷史上的巨大影響,其研究范圍,必然涉及到這一地區眾多民族和鄰近國家的關系。因此,《西部蒙古論壇》也將廣收遍含蒙古學和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其運作必將有國內外各民族專家、學者的參與,其涉論必涵括百家學術成果,以提升西部蒙古
學術研究水準為起點,并使之走向世界為此,竭誠歡迎國內外專家、學者及廣大讀者鼎力相助,踴躍惠賜佳作、新作。同時,也歡迎提供有關珍本史料的譯稿、評介文章,以及國內外有關新書評介、學術動態類稿件。
本刊對關注新疆蒙古族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研究牧區社會現實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學術論文和調查報告等方面的來稿亦尤為歡迎。
本刊內容和形式上更注重取向嚴肅,持論公正的學術規范,堅持以文取稿的原則,文稿總體要求論題新穎,內容豐富扎實,有真知灼見或獨到之處,論證嚴密,行文準確流暢。
來稿請遵循以下技術規范:
一、來稿以6000字左右為宜,一般不得超過15000字。稿件作者署名之下標注作者的工作單位全稱及所在地的省、直轄市或自治區的地名、市或縣的地名、郵政編碼。稿件正文之前須有內容提要,提要約100〜200字為宜,僅簡介主題范圍,目的、方法,內容梗概,
創新之處,主要結論。只分一個自然段落。關鍵詞由3〜6個反映文章主題內容的詞或詞組組成。
二、稿件首頁地腳須有作者簡介。即按照以下順序列出: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出生地,工作單位及職務,職稱,學位及研究方向。為便于聯系,請作者在文末寫明聯系電話。
三、來稿務求材料翔實,引文準確,注釋采用腳注。請作者遵守出版法規,切勿一稿兩投。
四、稿件標題、內容提要、作者姓名均要求有英文翻譯。如果作者無力提供英語譯文,請在來稿時聲明,本刊將幫助提供,翻譯費由作者支付。
五、來稿采用電子郵件形式投稿,電子信箱為(E-mail):xbmglt@163.com,并須提供打印稿一份。來稿請寄:新疆烏魯木齊市黑龍江路75號新界大廈B座20層2011室《西部蒙古論壇》編輯部。郵政編碼:830002。聯系電話:0991-5810267。凡投稿四個月內未收到錄用通知書,可自行處理。
六、歡迎投稿,歡迎訂閱。本刊每季末月出版,每冊定價7.00元,全年定價28.00元,全國各地郵局(所)均可訂閱,若錯過訂刊時間,請訂閱者徑與《西部蒙古論壇》編輯部聯系。
本刊聲明:因客觀條件之限制,我們一時很難尋找到封面、封底所選用圖片的作者。請有關作者看到本刊后,主動與我刊編輯部聯系,并請提供有效的所有權證明,以便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