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暫無 發布日期: 2017-01-09
《濟寧學院學報》是濟寧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雙月20日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每年第2、5期刊登反映自然科學各學科最新科研成果的學術論文,同時包括體育、旅游地理、外語、圖書、情報、
檔案等學科論文,外國文學、
教育教學論文請投人文社科版。熱忱歡迎高校教師、科研機構人員、研究生等惠賜優質稿件。
為確保期刊編排規范化,便于科研文獻的檢索與評價,促進學術交流,加快出版進程,根據期刊的有關規定,本刊對稿件作如下要求。
1 稿件約定
1.1 稿件應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和
創新性,論點明確,論據可靠;
數據準確,圖表清晰;邏輯嚴謹,論述條理;文字精練、語言通順;用字規范,標點正確。
1.2 稿件一般不少于6000字。按順序包括以下要素:題名,作者姓名,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以上需譯成英文,附于參考文獻后),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正文,參考文獻,基金項目,作者簡介。
1.3 作者保證文章版權的獨立性,對真實性和保密性負責,杜絕學術不端,維護學術誠信。
1.4 編輯部保留對稿件的修改權,如不同意,請在來稿中說明。
1.5 為適應信息化建設和擴
大學術交流的需要,本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期刊網和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等數據庫,作者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支付。如不同意將文章收入相關數據庫,請在來稿時聲明。
2 稿件格式
2.1 題名 題名應概括文章要旨,準確、規范,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中英文含義應一致。
2.2 作者姓名 作者姓名署于題名下方,多位作者署名之間用逗號隔開;不同單位的作者,在姓名右上角標注不同的數字序號;英文姓氏全大寫,姓名首字母大寫。
2.3 作者單位 作者姓名下方標明作者單位信息(單位全稱 二級單位,省(市) 地區 郵編),用括號括起。不同單位前加對應序號,以分號隔開。英譯與中文一致,注意格式和大小寫。
2.4 摘要 摘要主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四部分,一般不超過200字。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不加評論和解釋,采用第三人稱寫法。不得出現“本文介紹”、“本人認為”、“作者指出”等用語。不得出現參考文獻序號,不分段,不得重復引言內容,英譯冠以“Abstratct:”,翻譯準確。
2.5 關鍵詞 關鍵詞一般3-5個,盡量從漢語主題詞表中選取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名詞或名詞性詞組。英譯冠以“Key words:”,與中文對應。關鍵詞之間均以分號隔開。
2.6 中圖分類號和文獻標識碼 中圖分類號以《中國圖書館分類法》(http://www.ztflh.com/)為準,由作者標明;文獻標識碼,本刊所載論文一般標識為A,即理論和應用研究、學術論文。
2.7 正文標題 各級標題用阿拉伯數字分三級編序,左頂格編排。一級標題按1,2,3,…;二級標題如1.1,1.2,…;三級標題如1.1.1,1.1.2,…;如標明引言,其序號為0。序號后不加標點,空一字距列出標題。
2.8 插圖 插圖只選必要的,須清晰、規范、大小適中,具有自明性且隨文出現。圖序與圖題之間空一字距,標于插圖下方,圖序以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坐標圖標目與坐標軸平行,居中排于坐標軸與標值的外側,量與單位采用“量/單位”的形式。非定量或簡單標目,放在坐標軸頂端外側。標值對齊標值線。
2.9 表格 表格一般采用三線表,必要時可加輔助線。表格結構簡潔,具有自明性且隨文出現,內容切忌與插圖重復。表序和表題空1字距,標于表格上方;表序以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
2.10 量、單位和符號 量和單位要符合國際和國家現行法定標準。外文字母、符號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標尤其是多重角標的位置高低區別明顯。不同學科中使用的特殊符號和字體須加以注明,容易混淆的字母必要時也可加注明。
2.11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指已經公開出版且在文中直接引用的主要文獻,一般不少于5條。文中用方括號括起序號標于右上角,或作為語句的組成部分。序號用阿拉伯數字按出現先后排序,重復引用的文獻,用同一個序號。在正文后標明“參考文獻:”,按文中出現順序列出。
參考文獻(含標點符號)嚴格按照國家標準(GB/T 7714-2015)格式著錄。
特別提醒:三人以上作者,只列前3位,中文后加“,等”,英文后加“,et al”;外文姓名一律姓前名后;外國人名可縮寫為首字母大寫,不加縮寫點。
2.12 基金項目和作者簡介 為便于排版兩項均附于文末,多項基金項目和多位作者簡介以分號隔開。作者簡介一般只介紹第1作者。
基金項目:基金項目來源(編號);基金項目來源(編號)
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省略),籍貫,單位,職稱,學位,(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等。
3 其它說明
3.1 不符合以上格式的稿件,請作者修改或補充后,重新投稿。
3.2 來稿文后或郵件中,請附作者聯系電話,以便編輯與作者及時溝通;詳細通迅地址(具體到道路等)和郵編。
3.3 投稿方式 目前只接收Word排版的電子稿件,投稿信箱:peiyunzh@163.com ,以收到郵件自動回復為準,聯系電話:0537-3196069。
3.4 按照稿件處理程序,編輯將初審合格通知、錄用/修改/退稿通知、初校通知、終校通知等信息,以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作者。如2個月未收到稿件處理意見,作者可郵件詢問,也可自行處理稿件。
3.5 論文出版后,贈送作者樣刊2本。
3.6 《來稿須知》自2017年起執行,本刊負責解釋,未盡事宜請聯系編輯部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