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旨:本刊以繼承、弘揚中華傳統
建筑和園林文化為宗旨,堅持學術性、技術性、科學性、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面向從事傳統建筑設計、施工、教學、科研、文物保護的廣大從業人員,為建設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時代風貌的美麗城鄉服務。
內容:本刊是有關國內外傳統建筑、文物建筑、傳統園林方面的學術、技術刊物,為“國家中文核心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主要刊登有關傳統建筑、文物建筑、傳統園林以及中國傳統形式新建筑方面首次發表的學術論文、研究報告、規劃設計作品、專題綜述、評論文章、傳統工藝技術
傳承以及行業動態等內容。本刊主要欄目和內容包括:傳統建筑與園林的技術、藝術、歷史、理論、
文獻研究、修繕與復原、知識薈萃,文物建筑保護修繕的案例,傳統村落與歷史文化街區的調研、保護,傳統建筑與園林的設計、施工、傳統建筑
教育、優秀人物介紹,等等。熱忱歡迎國內外傳統建筑、文物保護、傳統園林以及中國傳統形式新建筑的工作者惠賜稿件。
要求:
1、來稿務求主題明確,觀點新穎,論據可靠,數據準確,語言精練,可讀性強,具有較高的指導和借鑒價值。
2、凡國家級、省部級攻關項目或重點科研項目、各類基金項目所產生的重要論文,本刊優先發表;上述論文請在文稿中注明并提供項目編號。
3、來稿以不超過6000 字為宜(含圖、表,不需排版)。
除提要、文章主體以外,還應有完善的參考文獻(作者.文題.書籍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或注釋(需注明所引用書籍的頁碼)。文章中數字的使用請執行國家標準《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GT/T 15835-1995),文章中計量單位的使用請執行系列國家標準《量和單位》(GB 3100-3102)。
4、為保證印刷效果,來稿中的插圖應符合如下要求:
① 照片要求清晰、色彩飽和,jpg 格式,紙質照片尺寸不小于250px×250px,電子文件分辨率不應小于500dpi。黑白線條圖要求線條粗細分明、濃重均勻、標注清晰,電子文檔請提供dwg 格式的CAD 文件或分辨率為800-1000dpi 的jpg 格式文件。
② 在每張照片或線條圖下面,請注明與文章相對應的圖號、圖注(簡短的文字說明),并在正文相應處注出。如使用地圖,務必使用我國最新出版的地圖。
5、作者或執筆者簡介等內容置于文尾(包括姓名、職稱或職務、從事學科或研究方向,現供職單位、聯系地址、郵編、電子郵箱、聯系電話)。若作者要求撤稿或作者工作單位、電話及投稿作者有變動者,必須使用書面文字陳述,與本刊落實,否則后果自負。
6、作者文責自負。對于侵犯他人版權或其他權利的文稿、圖片,本刊不承擔連帶責任。本刊對來稿有修改、刪節權;如不同意刪改,請在投稿時特別注明。稿件無論刊用與否,本刊在收稿后3個月內均將函告作者。在此期間,請勿一稿多投,來稿一律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來稿不符合本刊內容、宗旨,本刊將予以退稿。需修改的稿件在通知修改后2 個月內無回音的視為自動撤稿。
7、本刊有統一的發稿計劃,不完全按收稿先后順序刊出,敬請理解。來稿錄用一般情況下不付稿酬,特殊情況另行處理。來稿錄用后,本刊向每位作者贈寄當期刊物兩冊。
8、本刊自2020 年改為雙月刊,但因發稿需求量過大,仍存在供需矛盾,敬請作者諒解。因畢業或職稱晉升需加急刊發稿件時,要求學生稿件不遲于6 個月、職稱晉升稿件不遲于1 年將稿件發至雜志社郵箱,否則不予辦理加急。加急稿件需酌情加收版面調整費用。
9、來稿圖文分離,文章做成 Word 電子文件,插圖做成jpg 格式文件,及圖文結合完整版,以電子文件發送至《
古建園林技術》編輯部電子郵箱。投稿請勿由他人代轉或發送指定外的渠道,否則造成的延期、漏發等情況由作者負責。
10、《古建園林技術》雜志社發行部向作者讀者提供贈寄郵購服務,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直門外交大東路 58 號,郵編:100044,聯系電話:010-53327487 或 13693573665。
《古建園林技術》雜志社感謝廣大作者與讀者多年的支持。本啟事自 2020 年 2 月起執行。
《古建園林技術》編輯部
2020 年 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