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環境是支撐美麗中國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及農業高度集約化的快速
發展,耕地和場地土壤復合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并呈現從土壤到地下水、從局域到區域的蔓延態勢,危及農產品
安全、生態安全和人居環境健康,影響著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著力解決突出的環境問題,強化土壤污染管控與修復,逐步改善土壤環境質量。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土壤
環境保護工作的推進,現行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在實際應用中逐漸顯現出一些問題,不能適應當前新形勢下土壤保護與環境管理的需要。我國“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土壤污染防治法”強調開展土壤環境基準與污染風險管控等方面基礎研究,加快發展土壤污染管控與修復科技支撐體系。
環境基準是指環境因子(污染物質或有害要素)對人體健康與生態系統不產生有害效應的劑量或水平。我國對環境標準的相關基礎研究不夠,特別是缺乏對土壤環境基準系統性研究。土壤環境基準是為保護土壤環境因子暴露下人體健康、土壤生態系統安全、農產
品質量與地下水安全等制定,主要包括人體健康土壤環境基準、陸生生物土壤環境基準、農產品質量土壤環境基準、地下水土壤環境基準等。土壤環境基準是制定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的基礎和科學依據,也是整個土壤環境保護和管理體系的根本。迄今為止,我國可用于環境管理的土壤環境基準基本上處于空白。因此,加快土壤環境基準研究,形成一套符合我國國情,完整、科學和實用的土壤環境基準及其技術支撐體系,既是支撐我國土壤環境管理和風險管控的重大需求,也是我國生態環境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研究課題。
為了給我國從事土壤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相關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交流平臺,促進該研究領域的深入發展,更好地梳理該領域的成果,分享該領域的新發現、新技術與新方法,《
生態毒理學報》計劃于2021年第1期2月出版“土壤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專輯一期(非增刊),特邀成都理工大學蒲生彥教授、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白英臣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所駱永明研究員擔任本專輯的主編!渡鷳B毒理學報》是國內唯一一本專門報道生態毒理和風險評價研究的期刊,影響因子在毒理學領域一直名列前茅。相信“土壤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專輯出版后,一定會受到國內外業界同仁的廣泛關注。
現誠摯邀請國內外從事土壤環境基準與標準、風險評估和環境管理等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踴躍投稿!
征稿范圍:
(1) 土壤環境基準與標準制定的理論和方法;
(2) 土壤污染環境風險評估理論和技術;
(3) 環境基準相關的調查、實驗、推導和校驗;
(4) 土壤污染物特定受體和毒性重點的篩選方法。
征文截止日期
2020年8月31日
投稿方式
登錄《生態毒理學報》主頁http://www.stdlxb.cn,進行網絡投稿(首次投稿的作者需先完成作者注冊),投稿備注中請注明“土壤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專輯”。
編輯部聯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雙清路18號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生態毒理學報》編輯部
郵編:100085
電話/傳真:010-62941072
E-mail: stdlxb@rcee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