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子催化》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科學出版社出版,由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主辦的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 主要報導有關分子催化方面的最新進展與研究成果. 辟有學術論文、研究簡報、研究快報及進展評述等欄目.內容側重于絡合催化、酶催化、光助催化、催化過程中的立體化學問題、催化反應機理與動力學、催化劑表面態的研究及量子化學在催化學科中的應用等.
工業催化過程中均相催化劑、固載化的均相催化劑、固載化的酶催化劑等的活化、失活和再生,以及用于新催化過程的催化劑的優選與表征等方面的稿件,本刊也很歡迎. 讀者對象主要是科研單位及工礦企業中從事催化工作的科技人員、研究生、高等院校化學系和化工系師生. 歡迎相關專業人員投稿.
本刊為雙月刊,每逢雙月末出版,大16開本,約16萬字,每冊定價30.00元.中國標準刊號:ISSN1001-3555/CN62-1039/O6.郵發代號:54-69.E-mail信箱:FZCH@licp.cas.cn網址:www.jmcchina.org通過蘭州市郵局發行.亦可向本刊編輯部直接函購.
來稿注意事項
1.自由投稿,文責自負,來稿請附作者單位推薦信(負責稿件的保密審查).請勿一稿兩投,勿將稿件寄給個人.
2.來稿一式兩份(微機打印稿).稿中外文字母應分清文種、大寫、小寫、上角、下角、正體、斜體,易混淆之處請注明.
3.稿件應主題突出,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文字簡練通順.文稿形式包括:
研究論文:一般不超過6000字(含圖、表、200字的中文摘要和約2000印刷字符的英文摘要).
研究簡報:約4000字(含圖、表及英文摘要).
研究快報:中英文皆可,2500字左右(占兩頁版面),中文需提供簡短的英文摘要.
4.論文題目一般不超過20個字.應使用規范的縮略字、符號、代號,非常見的科技名詞和化合物在第一次出現時應給出英文全稱.并在正文前、英文摘要后,給出3~5個相對應的中、英文關鍵詞.
5.圖、表應盡量精簡.同時給出中、英文圖題、表題,圖、表中的注釋用英文表示.
6.參考
文獻的作者不超過3人時,全部列出;多于3人的一般只列主要3人,后加“等”或“etal”.本刊采用順序編碼制,格式如下:
專著:作者.書名.版本(第1版不著錄).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期刊:作者.文題名.刊名,出版年,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論文集:作者.見:編者.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專利:專利申請者.題名.專利國別,專利號.年代
*中文文獻全部用英(中)文方式列出,舉例(期刊)如下:
ZhongShun-he(鐘順和),KongLing-li(孔令麗),LeiZe(雷澤),etal.文題名(注:一定要加文題名)[J].J Mol Catal(China)(分子催化),2002,16(6):401-407.
參考文獻類型(文獻類型標識):專著([M])論文集([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
7.文稿中的計量單位請采用我國法定計量單位.
8.作者收到修改意見后,一般應在2個月內寄回修改稿,逾期請來信說明.
9.本刊文稿中的中、英文摘要將由編輯部提供給有關文摘檢索刊物編輯部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如作者不同意提供,請在投稿時聲明.
10.來稿一經發表,即付稿酬,并贈送載有本文的期刊2本.
11.來稿請提供第一作者的個人信息:性別、出生年月、職稱、學位.
12.請作者提供修改稿電子版文件(要求用以下編輯及排版
軟件:Word、華光書版、北大方正).
來稿請寄:甘肅蘭州市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催化》編輯部
郵政編碼730000;電話:(0931)-4968226;傳真:(0931)8277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