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都學刊》是由西安文理學院主辦的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綜合評價指標體系(AMI)擴展期刊。本刊以繁榮科學文化、促進學術交流、發現與培養學術人才,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為宗旨;立足
西部,面向全國,放眼海外;關注學科
發展前沿,注重學術
創新;支持對重大學術理論問題的探索與不同學術觀點的討論和爭鳴,主要刊登文、史、哲等學科的學術論文。主要欄目有“漢唐研究”“一帶一路研究”“倫理學研究”“關學研究”“歷史文化研究”“語言文學藝術研究”“博士論壇”等。熱忱歡迎海內外專家學者惠賜佳作。
為進一步提高刊物的學術水平和編校質量,根據教育部2012年12月12日頒發的《中國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編排規范》(修訂版)及國家標準(GB/T 7714-2005)的規定,本刊對來稿特提出如下要求:
1.論文觀點明確、有原創性,資料翔實可靠,論證嚴密科學,文字表述規范通暢,篇幅一般為萬字左右,歡迎萬字以上的大作。來稿請投本刊編輯部郵箱tdxk.xawl@163.com。
2.來稿應標明中英文題名、作者署名、單位名稱及中英文摘要與關鍵詞、參考文獻。基金資助產出的論文應標明基金項目名稱及批號。
題名:應簡明、準確,能概括文章的主旨,一般不超過20個字。
作者署名:如為筆名,須注明真實姓名。題名下應標明作者通訊地址(含工作單位或住址、所在省市名稱、郵政編碼及聯系電話)。
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民族、籍貫、學位名稱及其學科類別、工作單位、職稱、主要研究方向。
摘要:應反映論文的主要觀點及核心內容,字數一般在300字以內。
關鍵詞:是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專有名詞或詞組,一般應選5-8個。
基金項目:應標明項目全稱及批號。
注釋:是對文章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置于當頁地腳,其序號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字表示。
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序號置于方括號內;同一文獻在文中被引用兩次及以上者用第一次出現的序號標示,頁碼標于文中相應位置。凡引用圖書、學位論文等均應在序號后注明頁碼。文后參考文獻的排列順序按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為準;表上以“參考文獻:”作為標示;序號左頂格,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示,每一條目的最后均以實心點結束。參考文獻表置于文末,按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其格式為:
(1)書:主要責任者,書名[M].其他責任者(譯者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只用一次者)。
(2)期刊:作者.篇名[J].刊名,年(期):起止頁碼.
(3)報紙:作者,篇名[N].報名,出版年一月一日(版次).
(4)析出文獻:析出文獻作者.析出文獻題名[M]//專著主要責任者.專著題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的頁碼.
(5)外文文獻所列項目及次序與中文文獻相同,忌用中文敘述外文。
歡迎作者引用本刊文獻。
本刊維護首發權,不受理一稿多投稿件,如稿件寄出兩個月內未接到采用通知者,作者可自行處理。因人力有限,來稿一律不退。
本刊對所采用稿件有權做出文字刪改,凡不愿改動者,請來稿時說明。稿件一經發表即贈送樣刊兩本。
本刊已入編“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及中國期刊網等,如不愿進入以上電子出版物者,請來稿時說明。